2023-01-20
2022年1月,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發布了2022. V2版胃癌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新版指南在NCCN胃癌臨床指南2021. V4、V5及2022. V1版的基礎上,對胃癌診斷評
2023-01-20
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每年以最新臨床研究數據為依據,持續更新多種惡性腫瘤的臨床實踐指南,其指南在全球范圍內應用廣泛。2022年9月《NCCN腎癌臨床實踐指南》更新至2023. V3版,較20
2023-01-13
營養不良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治療(nutritional supportive care,NSC),應遵循五階梯治療原則來補足熱量和營養素。
2022-07-25
介入聯合抗生素已成為肝膿腫的主要治療手段,但臨床工作中仍存在諸多治療難點且缺乏治療規范。本共識對肝膿腫介入治療的適應證及禁忌證、介入治療操作細節、并發癥防治和特殊情況下介入治療策略進行歸納和說明,并闡
2022-04-26
評估我國新冠病毒疫苗在真實世界中預防新冠病毒疾病的保護效果,對不斷完善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實施嚴格的非藥物干預措施以及人群迅速達到高水平的疫苗接種率,在強有力保障公眾健康的同時,
2022-01-20
胃腸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近20年來,隨著對GIST生物學行為認識的不斷深入,靶向藥物的廣泛應用,以及分子病理
2021-08-20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ENB)是以電磁定位技術為基礎,結合虛擬支氣管鏡、三維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
2021-06-30
為了規范數字化乳腺X線斷層影像檢查技術、閱片流程、報告規范,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國內相關專家參考國內外最新指南和文獻,并結合臨床實際情況起草了本版數字化乳腺X線斷層攝影檢查技術及報告規范的專家共識。
最近發表的牙周和種植體周圍疾病的新分類明確指出了正確診斷這些疾病的不同階段需要考慮的參數。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同樣明確的跡象表明要實施哪些治療來解決這些疾病。本共識報告的目的是為種植體周圍粘膜炎和
2022-12-09
腸外營養在臨床營養支持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長期無法經口進食或經口進食不足患者的主要營養治療途徑。對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包括腫瘤患者,尤其是短腸綜合征患者來說,家庭腸外營養方案的推進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
2022-12-08
目的考察奧卡西平導致的低鈉血癥(OIH)在兒童患者群體中的患病率和關聯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收集1555例口服奧卡西平治療癲癇的病例和720例未服用奧卡西平的健康體檢者資料,分別歸為病例組和空白對照組。
2022-10-09
外周中心靜脈導管(PICC)對于腫瘤患者腸外營養治療及化療十分重要。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按照循證醫學原則,以當前最佳證據為依據,制訂并于2021年7月發布了《中國成年患者營養治療通路指南》,
2022-06-09
早期腸內營養對手術患者尤其是上消化道手術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早期外科空腸造口是腸內營養的一種方式,消化道手術患者可在術中接受置管,術后即可早期進行腸內營養。可以通過開放式手術包括隧道式空腸造口術(
2022-06-09
消化吸收障礙和應激所致的高分解代謝狀態是引發患者營養不良的主要生理病理機制,營養治療是危重患者救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之一。腸內營養是營養治療的首選通路,可顯著降低感染性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
2022-06-09
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尤其是重癥和腫瘤患者。營養不良可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長住院時間,甚至增加預后不良風險。因此,營養治療是重癥患者救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之一。腸內營養是胃腸道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