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高血壓(BP)是全球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有效的BP管理依賴于準確的測量。這份來自全球13個科學衛生組織的聯合聲明的重點目標是強調在臨床實踐中實施標準化臨床血壓測量的重要性,并引入一種務實的方法。
2022-12-20
本文是JSNMT發布的標準化心肌灌注SPECT成像1.0指南,提出了心肌灌注SPECT參考圖像的具體采集和圖像重建條件及顯示方法。
2022-08-09
腫瘤整合康復治療旨在幫助腫瘤患者獲得最大的身體、社會、心理和職業功能支持,不僅可以減少腫瘤治療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反應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能顯著改善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多學科腫瘤康復團隊是腫瘤整合康復的臨
2022-06-01
失能老人智慧化養老遠程照護須基于評估開展,由多專業照護團隊借助遠程醫療設備從營養、藥物、活動等多方面提供專業照護,提倡全程、連續照護,以確保失能老人居家期間照護服務質量。
2022-04-01
本文主要針對囊性纖維化的營養治療達成共識,共包括6部分內容:營養評估、營養建議、營養干預、飲食咨詢、特殊情況和酶替代以及胃腸道表現。
2021-07-01
1984年開始,美國外科醫生Lichtenstein常規應用聚丙烯網片進行腹股溝疝修補手術,并在1989年提出"無張力"(tension-free)疝修補術的概念,并命名為Lichtenstein手術
2020-10-15
胃腸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其生物學行為多樣。研究表明,絕大多數GIST具有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受體&a
2020-06-30
智能化病人自控鎮痛(Ai-PCA)是創新鎮痛策略有意義的嘗試。本文從解讀《術后智能化病人自控鎮痛管理專家共識》入手,闡述術后Ai-PCA起步的時代背景、系統標準(系統組成和參考標準)、臨床實施細則(工
2018-12-19
2018 年版IPF 診斷的臨床實用指南,將IPF的胸部影像學和肺組織病理學表型重新定義,分為“UIP型”、“可能UIP型”、“不確定型”和“其他診斷”4個類型,并對IPF診斷措施的相關問題給出專家推薦意見,以協助臨床醫生更準確地診斷IPF,并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診斷流程。
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中食物過敏影響了許多嬰幼兒、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以及成年人的生活質量。食物過敏主要是免疫介導包括IgE 介導、細胞介導以及混合介導的慢性疾病,可出現多系統(包括皮膚黏膜、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癥狀,有時也會出現危及生命的嚴重過敏反應。食物過敏的診斷取決于詳細的臨床病史、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SPT)和過敏原特異性IgE(sIgE)檢測及口服食物激發試驗。
2018-07-03
2018年7月,日本呼吸學會(JRS)發布了日本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指南,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特發性間質性肺炎,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僅為30%。本文作為第一部日本肺纖維化治療指南,針對肺纖維化的評估,診斷以及指南的相關內容共提出了17個臨床問題及相應指導建議。
2016-12-30
隨著微創注射治療的不斷開展,注射美容隊伍日益擴大。由于操作者的專業背景和專業技能各不相同,微創注射美容術后導致的各類并發癥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已危及生命。為了更好地維護微創注射抗衰老市場,使該技術在規范化的框架下穩步發展,減少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加強對并發癥的正確及時治療,特制定有關微創注射抗衰老技術規范化指南。 本規范化指南所涵蓋的微創注射技術主要是指應用肉毒桿菌毒素和組織充填劑,通過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