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國際治療藥物監測和臨床毒性協會(IATDMCT)發布了腫瘤治療藥物監測——伊馬替尼治療指南。
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是治療B 細胞惡性腫瘤(BCM)的一個有效靶點,伊布替尼作為首個口服的新型高效BTK抑制劑,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于多種BCM 的治療。然而伊布替尼在我國獲批上市時間較短,臨床使用經驗尚少。為了進一步規范伊布替尼在BCM 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共識專家組成員根據目前國內伊布替尼應用現狀,并結合國內外最新的權威指南及循證醫學證據,制定了伊布替尼治療BCM 中

2024-01-18
本共識的發布為我國醫療機構在GIST患者個體化用藥管理方面提供了規范化的流程與方法,對提高伊馬替尼的臨床療效、保障用藥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020-10-20
綜合舒尼替尼上市10多年來的臨床研究結果及臨床使用經驗,本共識旨在對如何正確掌握舒尼替尼治療的適應證,如何針對不同患者制訂個體化的藥物治療劑量及療程,如何預防或處理藥物不良反應,如何根據療效及不良反應
2019-11-30
隨著拉帕替尼的廣泛應用,其不良反應亦引起臨床醫師及患者的關注。拉帕替尼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反應、皮疹、肝功能不全等。迄今為止,國內尚無針對拉帕替尼不良反應處理的統一規范共識。鑒于此,中國拉帕替尼不良反應管理共識專家組啟動了拉帕替尼不良反應管理共識的撰寫工作,旨在規范拉帕替尼不良反應的管理,改善應用此藥物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依從性。該共識將對拉帕替尼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常見或特殊不良反應提出規范性處

臨床證據表明,與奧比妥珠單抗加苯丁酸氮芥相比,當伊布替尼加維奈托克時,CLL 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惡化,人們的壽命也會更長。與阿卡替尼、FCR、單獨的 伊布替尼和維奈托克加奧比妥珠單抗的間接比較表明,當使
2020-11-30
綜合阿昔替尼上市7年來臨床研究結果及真實世界經驗,本共識旨在對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進行詳細介紹:如何正確地選擇阿昔替尼靶向治療的適應證;如何制訂患者個體化的藥物使用劑量及療程;如何預防或處理藥物不良反應;
2021-12-28
超說明書用藥又稱“藥品說明書外用法”“藥品未注冊用法”,是指藥品使用的適應證、劑量、療程、途徑或人群等未在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藥品說明書記載范圍內的用法。
2022年8月,NICE發布關于使用阿布昔替尼、曲羅蘆單抗和烏帕替尼治療特應性中重度皮炎的循證醫學建議。

2023-09-14
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基于循證醫學證據制定本共識,旨在為中國兒科醫師應用拉羅替尼提供規范指導,并為進一步 開展相關臨床研究提供思路。
2022-08-20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第二常見的腫瘤驅動基因。作
2015-09-20
為了更好地指導臨床上合理、有效地應用阿帕替尼,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抗腫瘤藥物安全管理專家委員會組織了相關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學者,根據阿帕替尼上市前、后的國內用藥情況,參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劑的使用經驗,共同討論,多次修改,最終形成了本共識,以供臨床醫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