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腭裂是發生率僅次于唇裂的面部發育異常。腭部組織包括軟腭、硬腭和牙槽突三部分,由胚胎時期兩側前腭突和側腭突發育融合形成。在胚胎發育6~12周時,受遺傳或胚胎環境因素影響,胚突的正常發育及相互聯接融合過程
2022-10-27
頜骨骨髓炎是指包括骨髓、骨松質、骨皮質及骨膜在內的全頜骨的炎癥。針對頜骨骨髓炎,有不同的分類和命名方法。根據致病因素和病理性質來進行分類,再結合其感染途徑、病變部位等,可將頜骨骨髓炎分為化膿性骨髓炎、
2022-10-27
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也稱口腔頜面部蜂窩織炎,是指發生在頜骨、肌肉、筋膜、皮膚之間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散性化膿性炎癥。如感染局限則稱為膿腫。
2022-10-27
由于各種先天及獲得性原因導致頜骨生長發育異常而引起的頜骨體積、形態和空間位置的異常,造成患者牙關系及口腔系統功能異常與顏面部形態異常者,稱為牙頜面畸形。
2022-10-27
菌斑性齦炎也稱慢性齦炎、邊緣性齦炎或單純性齦炎,臨床上也常簡稱為牙齦炎或齦炎,是一種由牙菌斑引起的、局限于游離齦和齦乳頭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牙齦紅腫出血,經過有效治療牙齦可以完全恢復
2022-10-27
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癥性疾病,好發于30~60歲女性,全球患病率約為0.5~3%;疾病臨床表現多樣,且長期糜爛不愈的損害有潛在的惡變風險,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口腔潛在惡性疾
2022-10-27
唇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先天出生缺陷,是眾多面裂畸形中的一種。在胚胎發育4~7周時,受遺傳或胚胎環境因素影響而使胚突的正常發育及相互聯接融合過程受到阻礙所導致。當一側中鼻突與上頜突未能融合,導致單側唇
2022-10-27
頜骨囊腫是指發生于頜骨內的非腫瘤性囊性病變,是一種病理性囊腔,內含囊液或半流體物質,通常由纖維結締組織囊壁包繞,絕大多數囊壁有上皮襯里。根據組織來源,頜骨囊腫可分為牙源性囊腫與非牙源性囊腫。其中牙源性
2022-10-27
牙體缺損、牙列缺損與缺失是口腔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牙體缺損是指牙體硬組織質地和生理解剖外形不同程度的損害或異常,牙體形態、咬合及鄰接關系的破壞;牙列缺損是指上頜或下頜牙列有數目不等的牙缺失并仍余留不同
2022-10-27
上頜骨位于面中部,對功能與美觀均有重要意義,面中部構成一系列力學支柱。垂直方向上,主要包括鼻上頜、顴上頜和翼上頜支柱,水平方向上加以眶上緣、眶下緣-顴弓和上頜牙槽突等水平支柱支持,支柱之間為鼻腔和鼻旁
2022-10-27
下頜骨位居面下1/3,位置突出,易受到打擊致傷,道路交通事故是主要致傷原因。下頜骨骨折約占頜面部骨折的40%~60%左右。由于下頜骨承托下頜牙列,參與構成咬合系統,同時還參與顳下頜關節的構成,且是頜面
2022-10-26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實施方案》(國衛辦醫函〔2019〕45號)及&
2022-10-26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實施方案》(國衛辦醫函〔2019〕45號)及&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