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0
斑禿(AA)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非瘢痕性脫發。本病臨床表現為頭皮突然發生的邊界清晰的圓形斑狀脫發,輕癥患者大部分可自愈,約半數患者反復發作,可遷延數年或數十年。少數患者病情嚴重,脫發可累及整個頭皮,甚至
2019-01-30
癡呆與認知障礙疾病是一種以獲得性、持續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并導致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減退、行為改變的綜合征。癡呆與認知障礙疾病種類繁多,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癡呆、路易體癡呆、額顳葉癡呆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癡呆等。其中AD最為常見,占所有類型癡呆的50%~70%。基于AD的研究進展,癡呆與認知障礙疾病的發生目前被認為是一個連續的病理生理過程
2018-06-12
靜脈血和末梢血為臨床常用血液檢測標本。隨著檢驗醫學技術現代化、微量化、便捷化的不斷發展和日益完善,末梢血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由于兒童自主配合依從性差、血管纖細,在靜脈血標本采集過程中,相比成人采血成功率低、并發癥發生率更高,因此末梢血采集在兒科臨床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與靜脈血相比,末梢血影響因素較多,如采集過程操作不規范,易導致檢測結果變異或不準確,因此規范末梢采血操作至關重要。目前我國缺乏
2018-01-16
康復醫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骨骼肌肉疾病的功能恢復中發揮著顯著作用。大量研究證明骨科康復能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使其功能得到改善,顯著降低致殘率。在人類常見的135中疾病中,有106種與骨關節相關。骨科疾病發生率較高,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極大,給社會、家庭造成了極大負擔。加強骨科疾病的臨床及康復治療,對于恢復患者機體功能,改善其生活質量極為重要。
2017-02-07
新指南特點: 參考更多中國研究證據,更加符合中國國情 更具臨床實用性 如增加了術中操作和主要并發癥防治措施等內容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血栓防治專業委員會首次參與指南制定
2017-02-07
一、建立質量控制體系 對于每一個開展 PCI 的中心,應建立質量控制體系(Ⅰ,C), 包括:(1)回顧分析整個中心 的介入治療結局和質量; (2)回顧分析每個術者的介入治療結局和質量; (3)引入風險調控 措施;
2016-08-03
維護皮膚清潔是保障人體健康的基本條件之一。但何為正確的皮膚清潔方式尚無公認的規范可循。為此,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美容事業發展工作委員會組織部分專家經過反復討論,制定本指南。
2016-05-08
腦卒中的臨床診療策略中,護理貫穿在預防、救護、診治和康復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尤其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還沒有發表關于腦卒中護理指導規范。為了總結和推薦腦卒中護理干預的臨床循證依據,在國內建立腦卒中的護理規范,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辦公室組建腦卒中護理指南編寫小組,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楊莘教授組織多家醫院護理專家團隊,基于國內外腦卒中相關研究進展和指南,對腦卒中護理
2024-09-04
這份國家脂質協會(NLA)專家臨床共識根據現有科學證據和專家意見,概述了關于載脂蛋白 B(apoB)測量在指導臨床護理中的作用的生理和臨床考慮因素。

2023-04-30
這份臨床共識聲明回顧了變力支持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使用情況。目前的指南僅支持在有器官灌流不良或休克證據的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肌力調節劑。然而,對于其他沒有急性嚴重失代償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
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健康和護理格局中,人們認識到,護理的組織應該與以患者為中心的患者相結合。在現實中,護理系統往往是支離破碎、脫節的,專注于病情而不是患者。歐洲心臟病學會心血管護理和相關專業協會的科學委員
專家共識文件建議使用問卷和排尿日記將遺尿癥區分為非(NMNE)和單癥狀遺尿癥(MNE),這對于決定最合適的鍛煉和治療至關重要。這項全國性的、比利時的前瞻性研究調查了這兩種方法的相關性、一致性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