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本文就《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臨床指南(2022版)》其中的若干要點進行解讀,其中包括降糖藥物的選擇、風險控制目標。
2019-03-30
為了給中國的骨科醫師提供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的循證臨床診療建議,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創傷工作組組織相關專家撰寫了本指南。本指南適用于3周內的成人外傷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和(或)脫位,合并或不合并脊髓、馬尾神經、神經根損傷,不包括未成年患者、低能量損傷、無骨折脫位胸腰段脊髓損傷、病理性及合并強直性脊柱炎的骨折脫位。工作組通過設置問題、確定檢索詞來檢索中英文文獻,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文獻,詳細
2018-01-15
為了給中國的骨科醫師提供關于急性下頸段脊柱脊髓損傷的臨床診療指南,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創傷工作組組織相關專家撰寫了本指南。本指南適用于3周內的成人外傷性下頸段(頸3~頸7)椎體的骨折和(或)脫位,伴或不伴有脊髓、神經根損傷。工作組通過設置問題、確定檢索詞來檢索中英文文獻,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文獻;然后詳細分析最終納入的證據文獻,確定證據等級,給出相應的推薦建議。本指南最終納入了141篇文
2025-04-10
闡述其對護理工作的啟示,并總結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難點問題,擬定相應對策。旨在為臨床護士實施老年糖尿病護理管理方面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2024-12-28
基于最新的研究證據,結合我國臨床實際反復論證討論,形成更新的《感染誘發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診斷與治療中國指南 2024》。

2023-05-10
從護理角度對該《指南》的十六章要點提示中的護理相關內容進行解讀,以期能夠為臨床護理者在老年2型糖尿病有效防治護理服務工作中提供指導。
2022-10-25
21世紀全世界人口走向老齡化步伐加快,2021年公布的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65歲及以上人口達1.9億,占我國總人口的13.5%。全球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的多病共存現象也十分嚴重,現患率達40%~5
2021-10-28
國際糖尿病聯盟2019年糖尿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老年糖尿病患者約3 550萬人,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數的1/4。
2019-12-05
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解放軍總醫院)牽頭、與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及解放軍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在該共識基礎上,按照國際和國內指南制定的方法與步驟,組建多學科指南制定專家工作組,包括重癥醫學、心血管內科、感染科、呼吸內科、腎臟病科、老年病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血液病科、內分泌科、營養科、臨床流行病學、醫學信息學等十余個專科,先后經過指南制定調研、評估籌備、相關指南評價分析、臨床問題遴選和確定、臨床
2022-11-20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60歲人數有2.6億,≥65歲人數有1.9億
2022-04-22
老年糖尿病成為一種常見疾病,2021年中國頒布了《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鑒于醫療證據的變化,同年美國頒布《美國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在以往基礎上對糖尿病的診療進行了更新。該文將兩部指南中關于老年糖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指由于冠狀動脈斑塊破裂(或侵蝕)致血栓形成和急性狹窄或閉塞而產生的臨床綜合征,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也是冠心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高齡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ACS 患者最強的死亡預測指標之一,如何規范診治并提高老年ACS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生活質量和長期生存率,是我國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由于幾乎所有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均將高齡老年(≥ 75 歲
骨代謝生化指標包括: 鈣磷代謝調節指標、骨吸收標志物、骨形成標志物。骨代謝生化指標分別來源于骨、軟骨、軟組織、皮膚、肝、腎、小腸、血液及內分泌腺體等,是由成骨細胞或破骨細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質的膠原蛋白代謝產物或非膠原蛋白。骨代謝生化指標可及時反映骨轉換狀態,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用于骨質疏松診斷分型、預測骨折風險、抗骨質疏松治療療效評價,以及代謝性骨病的鑒別診斷。并且在骨質疏松發病機制、骨質
CSCCP 專家委員會“中國宮頸癌篩查及異常管理相關問題專家共識”,希望該共識能對各級醫療機構和醫師的臨床工作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