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30
為進一步規范并優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IFN-α 不良反應的管理和治療,《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中國肝臟病雜志( 電子版)》及《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編輯部組織國內部分專家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形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擾素α 治療不良反應臨床處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本《共識》是基于目前該領域的最新成果,
2021-11-09
目標:為 GRADE 提供如何準備事件發生時間結果的“結果摘要”表和“證據概況”的指導,重點是計算相應的絕對效應估計值。
2021-12-11
具有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史的患者未來發生血管事件的風險較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水平可降低新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2024-11-05
對2023年8月亞太地區腫瘤專家小組發布的《德曲妥珠單抗相關不良反應的監測和管理指南》進行解讀,旨在為臨床醫務人員監測和管理德曲妥珠單抗相關不良事件提供實用建議。
2023-09-15
指南制訂工作組將根據循證指南的制訂原則和步驟開展指南制訂工作,組建包括神經肌肉疾病、循證等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團隊。該計劃書主要闡明了指南制訂的目的、意義以及指南制訂的完整流程。

癌癥免疫治療藥物和生物制品(以下簡稱癌癥免疫治療藥物)可以調節(即刺激或抑制)內源性免疫系統,從而產生抗癌作用。
2018年4月,美國胃腸內鏡學會(ASGE)發布了Barrett's食管相關性發育不良以及粘膜內癌患者內鏡下根除治療指南。主要目的是針對內鏡根除治療Barrett's食管相關性腫瘤形成的關鍵問題提出循證指導建議和臨床指南。全文共針對7個臨床問題提出指導建議。
2024-10-08
《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加強社區參與和抵御突發衛生事件的戰略行動框架(2025-2029 年)》是通過與東南亞 (SE) 區域會員國的技術專家進行多輪磋商而制定的。
2024-08-22
就左心耳干預的理論基礎、裝置類型、循證醫學證據、適應證、方法學、圍術期管理及患者隨訪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闡述,對臨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022-12-24
胰升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分別因控制血糖和誘導體重減輕而被認為是治療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的有效藥物。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即惡心、嘔吐、腹瀉和/或便秘。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其
癌癥免疫治療藥物和生物制品(以下簡稱癌癥免疫治療藥物)可以調節(即刺激或抑制)內源性免疫系統產生抗癌作用。與自身免疫病因一致的不良事件應作為潛在的免疫介導不良反應 (imAR) 進行評估,以指導患者管

2024-04-06
JAK抑制劑和S1P受體調節劑是被批準用于治療炎癥性腸病(IBD)的小分子藥物(SMDs)。由于心血管方面的考慮,這些藥物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可能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