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志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專家李蘭娟、張永振入選
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志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midd
Eur Urol: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接受新輔助化療后的(化療)放療結果
BC2001在360名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放療基礎上加用化療,具有改善局部控制的效果。最近,有研究人員探究了是否BC2001患者優先接受新輔助化療后是否仍有這種益處。
NATURE:黑色素瘤如何對抗腫瘤免疫做出反應?
已有的研究顯示,廣泛的腫瘤炎癥的出現可以反映在高水平的浸潤性T細胞和干擾素-γ(IFNγ)信號,并可以改善黑色素瘤患者對檢查點免疫療法的反應。然而,許多腫瘤通過激活導致免疫抑制
Nature:組蛋白H1缺失破壞染色質3D結構,驅動淋巴瘤發展?
研究人員還確立了H1作為一種真正的腫瘤抑制因子,并表明H1的突變主要通過三維基因組重組驅動惡性轉化,從而導致表觀遺傳學重編程和發育沉默基因的去抑制。
Lancet oncol:3期| 術前短療程放療+化療可改善局部晚期直腸癌患者預后
全身復發仍然是局部晚期直腸癌的主要問題。RAPIDO試驗旨在評估短療程放療繼以化療和延遲手術對晚期直腸癌遠處轉移風險的控制效果。
Eur J Cancer:雄激素剝奪療法聯合放療治療中危前列腺癌的3期臨床試驗結果
雄激素剝奪療法聯合放療在中危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仍然存在爭議,特別是對于接受劑量遞增放療的患者。本研究比較了接受ADT和兩種不同劑量RT治療的IRPC患者與單純放療的患者預后。
Nature封面:重編程技術逆轉視神經衰老時鐘
異位表達的重編程轉錄因子在小鼠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恢復了年輕的DNA甲基化模式和轉錄組,促進損傷后軸突再生,并扭轉青光眼小鼠模型和老年小鼠的視力損失。
Nature: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小組制作出人類肺的細胞圖譜,可用于研究肺部疾病
最近,一支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多學科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人類的肺細胞圖譜,該圖譜突出顯示了組成肺部的幾十種細胞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