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7000步就夠了!Lancet 子刊揭示:這個步數可顯著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等多種疾病風險
相比傳統的“10000步”指標,7000步已能帶來顯著風險下降,具備更好的公眾推廣潛力。
【今日分享】2025 ISBD臨床建議:雙相情感障礙的光療法
高質量的證據表明,輔助性強光療法(BLT)可能是雙相抑郁癥的有效急性治療。本文主要針雙相情感障礙(BD)的 BLT 提供循證建議。
8 個器官提前衰老,死亡風險飆到 8.3 倍!你的血液正在發出衰老警報
研究通過分析 44498 人的血漿樣本,為 11 個器官定制 “年齡計算器”,發現大腦和免疫系統對壽命影響大,生活方式可改變器官年齡,為抗衰提供新思路。
2025 NASPGHAN意見書:兒童炎癥性腸病的治療藥物監測
本文回顧了TDM的使用,包括抗tnf藥物和新興生物制劑在誘導和維持治療中的靶標范圍。為臨床醫生使用TDM優化兒童IBD治療提供指導。
3個月寶寶面色蒼白、哭聲低弱,以為是缺鐵,實際是罕見病!她的身體從一出生就注定不‘造血’…
3 個月大的小諾被確診為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DBA),這是一種罕見遺傳性骨髓衰竭病,以紅系造血不足為特征,可伴先天畸形與腫瘤易感性,需個體化治療。
【期刊導讀】長期隨訪結果:PegIFNα治療誘導的HBsAg清除持久性佳,停藥后長期隨訪的HBsAg清除持久率約85%
天津三中心醫院研究顯示,PegIFNα-2b 治療獲 HBsAg 清除的慢乙肝患者,停藥后中位隨訪 73.3 周,持久率 84.97%,逆轉多在 48 周內,再治療清除率 78.57%。
論文解讀 | Zhang P/Liu Z/Pei H教授團隊揭示NADK四聚體缺陷突變體對肺癌化療耐藥性的影響
該研究探討了cNADK的調控機制,并表征了與癌癥相關的NADK突變體對NADK活性和癌細胞化療反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