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生:用AI照亮抑郁癥患者的人生
“那一天,我獨自坐在江邊想尋短見,20多個人給我發來消息,關心我的生死。我非常感動,在江邊哭了好幾個小時,最后回來了。” 一名抑郁癥患者給黃智生發來消息,感謝“樹洞救援團”的溫暖給他勇氣活下去。作為樹洞救援行動發起人,黃智生已記不清多少次收到患者的感謝信。
直擊肺癌全周期 AI“超級助手”能為醫生做什么?
衡量我國肺癌防治水平,需要從“防、診、治、管”全周期來予以評估。如果有一項技術,能夠有效輔助或決策肺癌全周期的動態變化情況,那么基層醫生在治療肺癌時將能夠實現標準化診療,甚至與優秀的三甲醫院醫生發揮出同樣的治療水準。8月3日,推想科技就用“肺癌全周期智慧解決方案”這項創新技術回答了不少基層醫院醫生的疑問。2019年,推想科技有過兩大改變,一是AI科研創新加速了技術的臨床落地,二是AI的學科建設幫助
《Nature》解析AI與神經科學的3種共生共贏方式
Google旗下人工智能(AI)企業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AI程序師兼神經科學家Demis Hassabis曾指出,人類大腦是構建具有類人智能AI的重要靈感來源。他不是唯一一個這么說的專家。深度學習的巨大成功展示了如何將神經科學——記憶、學習、決策、視覺——的洞見提煉成算法,將我們強大的認知賦予硅腦。但是反過來呢?本月,權威雜志《自然》(Nature)發表了一整個系列文章,強調神經科學
美國動物研究證實 新材料可重建心臟傳導系統
近期,美國德克薩斯心臟研究所(THI)的研究者發表研究稱,將碳納米管制成的薄而柔韌的纖維直接縫合到心臟受損組織中能夠橋接受損的心臟組織,能傳遞維持心臟跳動所需的電信號。研究者稱,他們是通過在受損心臟的疤痕區域建立一個旁路和傳導的橋梁來糾正心臟的異常電傳導。這項研究源于Pasqual實驗室于2013年發明的一種用碳納米管制造導電纖維的方法。該實驗室的第一批線狀纖維是人類頭發寬度的四分之一,但含有數千
如何讓“5G+醫療”之火燒得更旺?國家衛生健康委說了4項規劃
2019年的5G醫療還是那個“襁褓中的嬰兒”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利用5G技術同時遠程操控兩臺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不同地區醫院的兩名患者同時手術。此舉在全球尚屬首次,標志著我國5G遠程醫療與人工智能應用達到新高度,更是外科醫學劃時代的里程碑……我國各地不少大醫院都紛紛開啟基于5G的醫療應用探索。“5G+醫療”無疑成了目前行業內發展的新方向。8月16日上午,以“5G時代的
Onconova Therapeutics和Mission Bio合作推進基于單細胞基因組學的精準腫瘤臨床試驗
III期生物制藥公司Onconova Therapeutics與單細胞DNA分析和精確基因組學的先驅Mission Bio宣布,他們已經合作利用Mission Bio Tapestri平臺進行靶向單細胞DNA分析。通過臨床試驗研究Onconova的新型癌癥治療方法rigosertib。
Circ Cardiovasc Imaging:燒腦!中國學者刊文稱,手機拍照測血壓也很準確
根據杭州師范大學在《循環:心血管成像》發表的最新研究,測血壓可能有一天會變得和手機拍自拍一樣方便。
黑科技!測血壓有望像手機自拍一樣簡單
想測血壓但又嫌麻煩?中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款手機軟件,可通過分析手機拍攝的面部視頻來測量血壓。中國杭州師范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6日在美國《循環·心血管影像》雜志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借助透皮光學成像技術開發出的這款軟件,可以分析視頻中的面部血流變化,從而較為準確地測量血壓。研究人員對1328名加拿大和中國成年人進行了測試,用裝有透皮光學成像軟件的手機拍攝2分鐘面部視頻,并對手機軟件
Sci Transl Med:受毒蛇啟發!超快速無痛貼片注射器已成功出道
最新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封面,為我們推薦了一項“打破167年針頭注射歷史”的新型給藥研究!這一新型給藥方式的創造過程是一場浪漫的想象之旅,科學家們創造出一種液體藥物輸送貼片,不僅能夠讓患者承受較少的排斥感和疼痛感,還能夠有效快速地將藥物輸送到皮膚中。
高科技助力!人工智能可助盡早診斷自閉癥
自閉癥譜系范疇的神經發育性疾病通常要到孩子幾歲時才會被確診,但那時對患者的干預和治療已過了最佳時期。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瞳孔變化或心率波動可幫助盡早診斷這類疾病。此前研究發現,自閉癥譜系障礙患者的大腦膽堿能神經環路異常,而大腦膽堿能神經環路異常會伴隨患者瞳孔自發擴張或收縮以及心率異常。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觀察了實驗鼠的瞳孔變化,發現在實驗鼠的
3D生物打印再升級 可用人造心臟或成現實
30年前,3D打印技術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它與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如今,3D打印技術的應用領域已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想,令人不可思議的3D打印食物、3D打印藥物、3D打印房屋、3D打印汽車相繼出現,甚至連3D打印空間站工具和零件都有了。而在醫療領域,科學家們也已成功使用3
Clinica Chimica Acta:開發和驗證LC-MS/MS新方法對血清雌二醇進行定量
在開發免疫分析方法之前,對于雌二醇的測定方法一直采用氣相色譜 血清雌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