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讀
在過去30年中,心力衰竭(心衰)領域在基礎及臨床實踐研究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結合近年來循證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2021年8月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在《2016年急慢性心力衰竭指南》。
問診分析:兩肺多發磨玻璃結節考慮早期肺癌,隨訪2年是否可手術了該依據什么來定?
密度的增加、血管的進入與異常增粗、范圍的明顯擴大以及鄰近胸膜時的對胸膜影響都是考慮的重要因素,但仍需要結合多發病灶的位置、干預可采取最小的創傷、年紀大小、患者的心理狀態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
急診前降支遇分叉,反向導絲出奇招
患者男性,59歲,因“突發胸痛約5小時”于2022-05-05入院。入院前約3小時無明顯誘因出現持續胸痛,為胸骨后壓榨樣疼痛,伴出汗,并向左上肢及左肩部放射,在家自服“速效救心丸”治療胸痛無緩解。
問診分析:多原發癌決策|左肺癌開了有淋巴結轉移,還要開右側嗎?
我們近期經常分享多原發癌的病例分析,也是因為理念來源于實踐,碰到問題我們去思考、去權衡、去總結、去回顧才能夠更趨全面,才有做出更有利的選擇。不能說最優,但我們至少努力過!
葉建明說結節:這位結友的問診,我的回復為什么要前后矛盾?
近日有位結友問診,先發給我的是他所認為或當地醫生認為的主病灶截圖,我看了后回復他可以考慮局部楔形切了。但后來又提供了完整版的電子影像資料,結果我推翻自己先前的建議,重新給出不同的意見。這是怎么回事呢?
問診分析:肺實性結節伴血管征以及局灶淺分葉是不是肺癌呢?
今天分享的這個病例是實性的病灶,影像上看有血管進入,表面大部分光滑,也局灶有個淺“坑”,是不是所謂分葉征呢?血管進入是不是就要考慮惡性可能性大呢?
病例分享:肺多原發早期肺癌手術時,有的次病灶故意留,有的堅決不能留!玄機在哪里?
個體化、個性化的臨床決策在肺多發結節(多原發肺癌)中真的非常重要,如何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充分溝通,陳明不同治療方案或手術方案的利弊,在真正知情的前提下選擇具體方案。
2023 ASPN指南:植入器械患者的射頻消融手術
本文主要針對植入器械患者的射頻消融手術提供指導,涉及植入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脊髓刺激器、鞘內泵和深部腦刺激器等植入設備的患者中的RFA治療。
問診分析:兩肺至少8處結節,左側切了右側仍有,有的位置還尷尬,糾結!
今天分享的病例又是多原發肺癌,以磨玻璃結節為表現,左側已經手術過,右側仍有多處,臨床該如何決策?非常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