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還敢熬夜嗎?缺覺使得腸道積累活性氧而致死
睡眠對生存至關重要,睡眠行為無處不在,在最早的動物中明顯存在類似睡眠的狀態(tài),而且嚴重的睡眠缺失可能是致命的。但是至今為止,這種致命性的原因尚不清楚。
CELL:時隔多年,終于發(fā)現革蘭氏陰性菌新型抗生素!
SCH-7979797具有兩個獨立的細胞靶點,即葉酸代謝和細菌膜完整性,在殺滅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藥菌方面優(yōu)于聯(lián)合治療。
CELL:人類腦部惡性腫瘤單細胞分析
組織駐留和入侵的免疫細胞在TME內的異質性允許我們明確區(qū)分膠質瘤和腦轉移瘤(BrM)。膠質瘤TME主要是以組織駐留、反應性小膠質細胞為主,而組織侵入性白細胞主要積累在腦轉移瘤中。
CELL:NTSR1新型調節(jié)劑選擇性地減弱成癮性行為
小分子神經遞質素受體1(NTSR1)激動劑作為治療包括吸毒成癮在內的精神疾病的潛在治療手段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然而,NTSR1受體激動劑的臨床開發(fā)卻因其嚴重的副作用而受到阻礙。
CELL:急性健身運動如何在分子層面對人體進行調控
急性運動會導致新陳代謝、心血管和免疫途徑的一些變化。雖然有研究探討了這些途徑中的一些變化,但我們對急性運動的全系統(tǒng)分子反應還沒有完全定性。
Oral Oncol: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可用于預測頭頸部鱗癌的預后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是腫瘤微環(huán)境中最豐富的細胞之一。已有多項研究探討了TAM標志物,即CD68和CD163是否可以作為頭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患者的預后因素。該系統(tǒng)回顧和薈萃分析旨在綜合
Cell:胖瘦天注定?你體內可有“瘦”基因?
導言:一直瘦不下去,是基因注定?一直以來都有“肥胖基因決定體型”、“有肥胖基因的人很難瘦下來”等說法。但根據《英國醫(yī)學雜志》2018年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
Cell:美國最新研究,生酮飲食影響人體腸道微生物
導言: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對一小部分志愿受試者的新研究表明,低碳水高脂肪的生酮飲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它能減輕炎癥、促進體重減輕和心臟健康,而且還對人類腸道中的微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組)產生了巨
新冠肺炎強效藥有望!三大頂刊發(fā)布中和抗體研究成果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可能是迄今為止科研人員遇到的最棘手的冠狀病毒,它具有與普通流感相等的傳染性,但是致死率卻遠高于普通流感。盡管已經有一些關于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好消息傳
Cell:中國北大科學家謝曉亮團隊研制出一種新藥物,不用疫苗就可對抗新冠病毒
導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爆發(fā)越演越烈,引發(fā)了一場尋找COVID-19治療方法和疫苗的國際競賽。全球目前有100多種針對COVID-19的疫苗正在研制中,但世衛(wèi)組織之前也警告說,研發(fā)一種疫苗可能需要12到
Cell:中樞神經系統(tǒng)水腫(腦或脊髓腫脹)有救了!
導言:腦或脊髓腫脹(稱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水腫)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含水量增加的結果,可在創(chuàng)傷、感染、腫瘤生長或血液供應受阻后發(fā)生,創(chuàng)傷性損傷和中風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水腫的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據,全球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