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推行醫聯體 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醫聯體其實并不是個新名詞,早在2009年陜西省部分地區就開始醫聯體試點,2015年在全省全面推開,成為保障群眾健康的重要屏障。在全省進一步推進醫聯體建設,會給陜西的醫療衛生市場帶來什么樣的改變?老百姓以后看病會有新的體驗和感受嗎?記者從昨日召開的陜西省醫聯體意見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截止到目前全省已經組建了57個醫聯體,覆蓋到600多家二級醫院和1000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一步,陜西省將要
診所潮來襲!女超人于鶯辭職辦連鎖社區診所
急診科女超人、美中宜和門診中心CEO于鶯已經向美中宜和提出辭職,將于9月1日正式卸任CEO。拿到天使投資的于鶯表示,未來幾年,她將自己開辦連鎖社區診所,定位為“兒科+婦科+全科模式”。
黑龍江:社會辦醫準入放開 大醫院壟斷或被打破
近日,據媒體報道,黑龍江省不僅放開了診所的布局限制,連門診部的區域衛生規劃布局限制也一并取消。有業內人士認為,大醫院最大的威脅已經來了!
上海西部兒聯體增13家社區醫院,首批14名醫生經培訓上崗
上海市西部兒科醫聯體的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深化。8月10日下午,“上海市兒童醫院-嘉定兒科醫聯體”擴大簽約儀式舉行。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上海西部兒聯體又新納入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大化的兒聯體將重點推廣兒童家庭霧化適宜技術推廣和高危兒分級管理和早期綜合干預項目。另外,首批14名嘉定區全科醫師,將回到社區開展兒科常見病診治。嘉定區遠程診斷平臺已經在南翔醫院試點,南翔及周邊地區患兒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
中國醫院格局將迎來重新洗牌?
中國醫院格局將迎來重新洗牌?近日,北京市衛計委黨委書記方來英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未來醫院會有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那么中國醫院格局正在、以及將會發生哪些巨大變化呢?《看醫界》為您帶來獨家盤點。
西京醫院熊利澤院長:如果醫聯體大獲成功,三甲醫院該何去何從?
教會徒弟,會不會餓死師父?想象一下,在醫聯體政策的不斷推行下,越來越多的三甲醫院組建了醫聯體,幫扶縣級醫院、社區中心、鄉鎮衛生院,此時患者也養成了基層首診的習慣。如此一來,也就真正實現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患者都去了基層醫療機構,改變了“倒三角”的就醫現狀,基層醫療也因有了患者,得以正常運營。那么,失去了大量患者的三甲醫院,又該如何發展、如何定位?或者直白一點
炙手可熱的醫生集團仍存在諸多“難解問題”
三年來,醫生集團(Medicalgroup)這個在國外并不新鮮的模式,開始在各地開枝散葉。投資人、醫生、創業者、媒體……中國的醫生群體,似乎從來沒有這般熱情地關注“創業”“融資”這樣的商業話題。
一個醫生集團創始人的自白:應該怎么活下去?
2017年7月20日,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宣布其華東團隊正式成立。作為集團的核心創始人之一,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劉興鵬醫生也借此機會向《醫學界》詳細介紹了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落地的模式。醫生集團的問題:怎么活下去如今,中國醫生集團大會都已經開到了第三屆,全國各地已經數不清成立了多少家醫生集團,而劉興鵬主任認為,時至今天,醫生集團始終繞不開一個問題:怎么才能活下去?作為國內心臟領域的第一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