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率高達87.1%,新型雙抗“雙管齊下”一線治肝癌 | ESMO 2024
QL1706+貝伐珠單抗與化療聯用作為晚期肝細胞癌一線治療,疾病控制率高達87.1%,客觀緩解率35.5%,6個月PFS率為78.5%,安全性整體可控。研究結果支持進一步開展3期研究。
二甲雙胍是怎么抗13個癌種的?一文總結!
本文綜述了二甲雙胍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研究進展,發現其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生殖系統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和黑色素瘤等治療中顯示出應用潛力。
再下一城!比奇珠單抗新適應癥獲批,成中國首個且唯一覆蓋中軸型脊柱關節炎全病程雙靶點生物制劑
比奇珠單抗在中國相繼獲批強直性脊柱炎和放射學陰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兩大適應癥,實現了中軸型脊柱關節炎全覆蓋。
股骨粗隆間骨折新一代頭髓釘的設計創新與基本原理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需要有效的治療早期恢復功能,減少并發癥。它不僅要求精確復位技術,還需要正確的植入物設計。這里介紹幾種髓內釘設計創新。
這項治療“核科技”直擊肝癌!瑞金海南醫院成功開展首例釔90樹脂微球手術
9月1日,在瑞金醫院放射介入科吳志遠主任醫師團隊、海南省人民醫院綜合介入科林福煌主任醫師團隊和瑞金醫院核醫學科、瑞金海南醫院手術室的通力合作下,首例釔90樹脂微球手術順利完成。
減少化療,療效相當,還更安全!《柳葉刀》子刊:轉移性胰腺癌新治療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對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標準劑量治療3個療程后的轉移性胰腺癌,采用吉西他濱和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單藥交替治療的策略,患者總生存期相似,但耐受性更高。
Adv Sci:周鋼橋/賀福初合作揭示了TBC1D31的基因組擴增促進肝細胞癌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通過基于轉錄組數據的綜合計算框架對814名HCC患者的預后相關局灶性CNA進行全基因組調查,發現8q24.13處的基因組擴增是一個有希望的候選基因。
Hepatology:中南大學申竑等團隊合作研究綜合分子分類預測HCC的微環境特征和治療反應
該研究整合了3個單細胞數據集來描述腫瘤微環境(TME)景觀,并識別了6個與預后相關的細胞亞簇。通過對這些亞簇特異性標記物進行無監督聚類,生成了轉錄組亞型。
癌痛如何處理?5個止痛藥使用原則,16個評分量表推薦收藏!
介紹癌癥疼痛評估流程及量表,闡述止痛藥五個原則和三階梯代表藥物及不良反應處理,列舉多種疼痛評估工具,為癌癥相關性疼痛評估提供參考。
【JAMA Oncol】MRD可作為CLL患者PFS的替代指標:一項系統回顧和Meta分析
學者利用研究靶向藥物或奧妥珠單抗為基礎治療的前瞻性研究的數據開展一項系統回顧和meta分析,評估了CLL中MRD和PFS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