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心臟手術研究發表
西弗吉尼亞大學心臟與血管研究所團隊完成世界首例機器人主動脈瓣置換術和冠狀動脈搭橋術(RAVCAB),介紹術前準備、患者情況、手術過程及遇到的問題、手術結果,探討其意義及與其他治療方式的關聯。
2024 ERAS-C/SABM共識聲明:心臟外科出血、輸血和質量指標
圍手術期出血過多與心臟手術的主要并發癥有關,導致發病率、死亡率和費用增加。本文主要提出了心臟外科出血控制和輸血管理的共識聲明,以及心臟手術出血的關鍵質量指標。
2024 ERAS-C/STS共識聲明:心臟外科圍手術期護理
加速康復外科(ERAS)計劃已被證實可以減輕手術損傷,促進恢復,并改善許多??剖中g的術后臨床結局。其核心原則包括提供有協議的循證圍手術期干預措施。本文主要針對成人心臟手術患者的管理提供共識指導。
感染性心內膜炎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本共識由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編寫,瓣膜病外科學組負責實施,綜合心血管外科學、心臟病學和感染病學領域感染性心內膜炎(IE)治療相關內容,分析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結合國內現狀與專家組經驗,評估各種
2021 ELSO指南:成人和兒童抗凝治療
抗凝對于多數兒童和成人體外膜氧合(ECMO)患者來說是必要的,目的是防止循環凝血。其常見副作用是出血。本文主要針對成人和兒童ECMO抗凝提供實用指導。
2019年歐洲加速康復外科協會《心臟手術圍術期監護指南》解讀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麥學者 Kehlet 提出,旨在通過多學科、多模式的圍術期干預措施,減輕手術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ERAS 最早應用于結直腸外科,鑒于其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資源,目前已擴展至骨科、婦科、泌尿外科及心胸外科等多個領域。2019 年 5 月,歐洲 ERAS 協會首次發布了《心臟手術圍術期監
2019年歐洲加速康復外科協會《心臟手術圍術期監護指南》解讀
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麥學者 Kehlet 提出,旨在通過多學科、多模式的圍術期干預措施,減輕手術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ERAS 最早應用于結直腸外科,鑒于其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資源,目前已擴展至骨科、婦科、泌尿外科及心胸外科等多個領域。2019 年 5 月,歐洲 ERAS 協會首次發布了《心臟手術圍術期監
《中國循環雜志》與全球八個雜志同步刊登開普敦宣言:發達國家救治風心病毫無經驗可談,中國心臟外科醫生應服務世界
去年12月,全世界心臟外科、流行病學以及醫學管理的專家齊聚南非開普敦紀念世界第一例心臟移植的開展。
哈佛醫生來上海做了8臺手術,中國醫生為何震驚汗顏?
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院心胸外科專家斯坦利教授領銜的手術小組,受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之邀,在該院為國內8位病人開展從診斷、分析、手術直至術后康復的全套醫療服務,中方醫護人員全程跟蹤觀摩。這個頂尖團隊實施的8臺手術在難度上并不屬頂尖級,心臟搭橋手術及心臟瓣膜手術,上海不少外科醫生已操作得相當嫻熟,純從技術上說,簡直“了無新意”。但一場場觀摩之后,中國醫生這樣描述他們的感受:“深受震動?!庇忠粋€中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