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2024-07-11
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2024-07-11
4 个月男婴患手足口病(重型)并多形性红斑,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等治疗后痊愈,提示肠道病毒感染可诱发变态反应。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均由肠道病毒引起,前者皮疹在手、足、口及臀部,可能由 EV71 导致重症;后者皮疹仅在口腔,多为轻症。两者均需对症治疗,可通过接种疫苗等预防。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5 岁以下儿童多见,由肠道病毒引起,分多阶段症状,传播途径广。需做好个人及环境卫生,接种 EV-A71 疫苗,发现症状及时就诊。
CV-A6感染除皮疹外,急性呼吸道感染渐趋常见。男性、持续高热和PCT水平升高与感染D3亚型CV-A6患儿重症风险增加相关。研究为手足口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CV-A6感染的认识。
基于GTWR模型探究气象因素对中国大陆HFMD发病率影响的时空异质特征,为各省份在不同季节制定预防和控制HFMD发病率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肠道病毒A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6年,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2018-05-18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 2021-09-06
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