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指南【中文版】

2015-11-19 欧洲药品监管局 发表于上海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进展性、致命性运动神经元疾病,其特征是轴索变性、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上和下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

中文标题: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指南【中文版】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5-11-19

简要介绍: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进展性、致命性运动神经元疾病,其特征是轴索变性、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上和下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鉴于疾病的严重性及治疗手段的有限性,在 ALS 的有效和安全治疗方面仍存在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本指导原则对 ALS 治疗药物临床研究的诊断标准、研究终点及试验设计的主要要求进行了回顾。本指导原则更新并取代先前的 ALS 考虑要点,主要关注该治疗领域中疾病修饰及对症治疗的研究设计、有意义的结局参数的选择、残疾功能测试(包括运动和呼吸功能)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生存的关系。本指导原则应被视作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治疗药物开发的一般指导,须与其他相关 EMA 和 ICH 指导原则一并参阅。

相关资料下载: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肌萎缩侧索硬化-额颞叶痴呆谱系疾病(ALS-FTSD)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与额颞叶痴呆(FTD)属同一谱系疾病,临床、病理及遗传学上有诸多相似,发病机制相关,目前治疗有限,未来基因治疗等可期待。

“嘴说不清、手没劲、肌肉跳动”真不是小问题!这种病发现越早越关键

34 岁小王因手部无力、肌肉跳动等症状,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该病累及运动神经元,以肌肉无力萎缩为特征,常伴认知障碍,目前无根治手段,早期识别和多学科管理可延缓进展。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NEK1突变通过纤毛功能障碍成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新致病机制

NEK1突变通过功能缺失机制导致纤毛结构异常、Shh信号传导受损、细胞周期紊乱和微管乙酰化减少。此外,NEK1变异还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和DNAA损伤修复能力。

从拿不起粉笔到说不出话,他的身体为何像被冻住了?

36 岁小学语文老师李丽突发右手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介绍 ALS 多见于中老年且有年轻化趋势,阐述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的治疗方法。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全基因组分析确定NEAT1是肌萎缩侧索硬化发作时年龄的遗传修饰剂

来自遗传、生物信息学和功能结果的集体证据表明,NEAT1是ALS疾病进展的关键参与者。这些发现提高了目前对ALSAAO遗传作用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究延迟疾病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目标。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运动神经元病(MND)是累及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和锥体束、脑干的运动神经核以及脊髓前角细胞的进行性、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人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