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脑保护专家共识》解读二:目标温度管理

2021-10-0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发表于上海

心脏骤停患者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复苏后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脑损伤是心脏骤停患者治疗的重点。目标温度管理(TTM)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干预措施,但调查研

中文标题:

《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脑保护专家共识》解读二:目标温度管理

发布日期:

2021-10-01

简要介绍:

心脏骤停患者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复苏后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脑损伤是心脏骤停患者治疗的重点。目标温度管理(TTM)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干预措施,但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医务人员对于心脏骤停患者TTM的认知度和实践情况非常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急诊及危重症医师TTM的认知度,推动TTM在中国的进程及规范化应用,本文就《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脑保护专家共识》中的TTM部分,并结合国际复苏指南进行解读,内容主要包括TTM脑保护机制、启动时机、降温方式、目标温度选择、持续时间及复温速率等。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共识》解读二:目标温度管理_杜兰芳.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e27341c0028236f8, title=《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脑保护专家共识》解读二:目标温度管理, enTitle=, guiderFrom=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心脏骤停患者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复苏后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脑损伤是心脏骤停患者治疗的重点。目标温度管理(TTM)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干预措施,但调查研,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21109/1668021690145_4754896.jpeg,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3632, associationName=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associationIntro=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Fri Oct 01 00:00:00 CST 2021,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666666;">心脏骤停患者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复苏后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脑损伤是心脏骤停患者治疗的重点。目标温度管理(TTM)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干预措施,但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医务人员对于心脏骤停患者TTM的认知度和实践情况非常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急诊及危重症医师TTM的认知度,推动TTM在中国的进程及规范化应用,本文就《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脑保护专家共识》中的TTM部分,并结合国际复苏指南进行解读,内容主要包括TTM脑保护机制、启动时机、降温方式、目标温度选择、持续时间及复温速率等。 </span></p>, tagList=[TagDto(tagId=885, tagName=心脏骤停), TagDto(tagId=47636, tagName=脑保护)],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38, categoryName=急重症,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1100, categoryName=达仁堂循证e学界,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885, articleKeyword=心脏骤停,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885, guiderKeyword=心脏骤停,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解读, guiderLanguage=0, guiderRegion=3,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2230, appHits=53, showAppHits=0, pcHits=447, showPcHits=2177, likes=0, shares=1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un Dec 04 21:01:00 CST 2022, publishedTimeString=2021-10-0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lixiang,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8,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lixiang, createdTime=Wed Nov 23 21:03:01 CST 2022, updatedBy=6459136, updatedName=玉在山, updatedTime=Sat Jan 06 07:24:59 CST 2024,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共识》解读二:目标温度管理_杜兰芳.pdf)])
《2020年中国心脏骤停后...共识》解读二:目标温度管理_杜兰芳.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JAMA Cardiol:2001-2020 年西雅图及金县地区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变化与生存率改善趋势分析

总体OHCA发生率随时间并未发生改变,但在不同年龄和初始心律的亚组中存在差异,可电击心律和老年人群的发生率下降,而非可电击心律发生率未改变,年轻人群(18-65岁)的发生率上升。

Critical Care: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对心脏骤停后无意识患者的预后价值

前指南推荐心脏骤停后患者神经预后评估应采用多模式、多指标组合方式,以降低误判风险,但仍有较大比例患者预后评估处于灰色地带。

院外心脏骤停预后评估(CAHP评分)

本评估系统主要评价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后的预后状况。

马拉松比赛中的心脏骤停风险与防控报告

马拉松心脏骤停发生率约 0.54~0.60/10 万,男性、中老年、全马选手风险高,主因冠心病。近年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急救提升,防范需医学筛查、赛事急救部署及跑者自我监测。

年轻人心脏骤停风险升高71%!新研究发现,蛋白尿浓度越高,风险越大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研究显示,在年轻人中,蛋白尿与心脏骤停风险显著相关,蛋白尿浓度越高风险越高,其或可作为识别高风险人群的生物标志物。

JAHA:蛋白尿与年轻人心脏骤停风险增加有关

心脏骤停(SCA)是年轻人最严重的预后不良的后果。在年轻人中,蛋白尿与SCA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先前存在慢性肾脏疾病的个体显示出蛋白尿与SCA风险之间更强的关联。

2016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

国内急诊/重症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16-08-04

2015 AHA科学声明:妊娠期心脏骤停

美国心脏协会(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2015-10-06

2015 ILCOR/AHA建议声明:心脏骤停后体温管理

美国心脏协会(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2015-10-04

2018 AHA科学声明:复苏教育-改善心脏骤停结局的教育策略

美国心脏协会(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2018-06-21

2018 ERC复苏指南:心脏骤停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更新版)

欧洲复苏委员会(ERC,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 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