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阅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彭聪教授团队:揭示四环素类抗生素依拉环素通过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增强黑素瘤抗PD1免疫治疗疗效的作用和机制
研究揭示四环素类抗生素 Eravacycline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和促进巨噬细胞 M1 极化改善黑素瘤抗 PD1 免疫治疗疗效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Cancer Discov & Clin Cancer Res :年龄是黑素瘤治疗耐药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揭示了衰老导致黑色素瘤扩散和治疗耐药性的的新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黑素瘤患者个人防护专家共识(第一版)
2019 年12 月8 日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后,该病呈现快速蔓延。由于其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程变化快等特点,国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紧张阶段,黑素瘤患者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更加易感。因此,如何做好黑素瘤患者的个人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
Nat commun:B细胞带来危机与转机,黑素瘤免疫疗法将何去何从?
导 读:黑色素瘤来源于黑色素细胞,高度恶性,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以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s)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在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疗效明显,但仍有约50%的患者对该类药物不敏感,而且部分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产生耐药现象。因此,破解疗效和耐药难题是当前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重中之重,但相关研究多局限于T细胞。
Clin Cancer Res:新型抗肿瘤DNA疫苗问世,同时靶向7个位点!
目前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均在进行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筛选工作,这令免疫疗法成为众多肿瘤患者的救命药物。但随着各类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由于较低的CD8+T细胞免疫原性、载体毒性及有限的特异性靶抗原等因素使得 抗肿瘤疫苗的研发工作进展缓慢。
SCI ADV:皮肤菌群对抗黑素瘤
哺乳动物皮肤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其生长受到身体表面多种生态因素,如湿度,温度,pH,脂质含量以及宿主产生的抗生素,的影响。同时,微生物也对宿主皮肤的平衡至关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黑素瘤患者个人防护专家共识(第一版)
中国抗癌协会(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 2020-02-20
2022 NICE 医疗技术创新简报:AMBLor用于识别低风险非溃疡性早期皮肤黑素瘤【MIB294】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 2022-05-05
《欧洲基于专家共识的多学科黑素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
暂未更新 · 2023-06-10
2024 欧洲多学科共识指南:黑素瘤—第1部分:诊断(更新版)
欧洲皮肤病学论坛(EDF,European Dermatology Forum) ·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