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JCS/JSCVS/JATS/JSVS指南: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

2023-09-01 日本循环学会 Circ J 发表于上海

本文是日本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第3次修订版,主要内容涉及相关定义、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病理学;症状、检查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主动脉瘤的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等。

中文标题:

2020 JCS/JSCVS/JATS/JSVS指南: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

英文标题:

JCS/JSCVS/JATS/JSVS 2020 Guideline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ortic Aneurysm and Aortic Dissection

发布机构:

日本循环学会

发布日期:

2023-09-01

简要介绍:

本文是日本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第3次修订版,主要内容涉及相关定义、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病理学;症状、检查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主动脉瘤的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与主动脉手术相关的问题;其他主动脉疾病;康复;主动脉疾病医疗的各种问题。

相关资料下载:
2020+JCS/JSCVS/JATS/JSVS指南: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J Clin Invest 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季勇教授团队揭示HINT1调控主动脉瘤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阐明了三联组氨酸核苷酸结合蛋白在调控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主动脉瘤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分子机制,并创新性地证实FAK特异性抑制剂地法替尼可有效干预主动脉瘤发展进程。

Circ Res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张英梅教授/任骏教授/刘硕霖团队揭示March2调控主动脉瘤/夹层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March2通过调控PKM2多聚化抑制VSMC凋亡、减轻AAD病理的新机制,为AAD的治疗提供了全新靶点。

Nat Cardiovasc Res:同期2论文+2评述:复旦大学张炜佳团队系统地揭示线粒体在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

这两项背靠背发表的工作构成证据链,揭示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并非仅仅是下游结果,更是推动主动脉瘤病理进程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具体而言,提出了以下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基质蛋白的合成更新受阻→血管壁结构变化。

Adv Sci 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叶红华/浙大一院徐清波团队解析CD34+干祖细胞对主动脉瘤发病后血管重塑的作用和机理

该研究提供了证据证明CD34+细胞在腹主动脉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并为腹主动脉瘤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干预靶点。

Circ Res:北京大学孔炜团队揭示柠檬酸蓄积促进主动脉瘤发病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主动脉瘤中胞内柠檬酸蓄积的致病机制。

Cardiovasc Res:高平进/林静蓉团队发现激活β3-AR促进血管外周淋巴管新生抑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发生

激活β3-AR通过调控脂肪VEGF-C介导管周淋巴管新生从而抑制AD/AA的发生,阐明了淋巴管新生在血管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并提出脂肪-淋巴管相互作用的概念。

2022 ACR 适用性标准® 胸腹主动脉瘤或夹层的治疗计划和随访

美国放射学会(ACR,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 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