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2025-05-31 现代妇产科进展 发表于上海

该共识对妇科肿瘤紫杉类药物化疗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中文标题: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5-31

简要介绍:

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辅助治疗措施,其中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特别是联合紫杉类药物,是妇科恶性肿瘤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为使临床医师合理应用紫杉类药物,在实现最大疗效的同时,减轻毒副反应,2019年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制订了《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该共识对妇科肿瘤紫杉类药物化疗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随着国内外临床研究数据的更新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近期组织专家组对该共识进行修订,形成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相关资料下载: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100, encodeId=4f2222691001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f2750321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期刊论坛#</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guider,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0321, encryptionId=8f275032126, topicName=期刊论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b4406448235, createdName=刘桂林, createdTime=Thu Jun 12 22:45:25 CST 2025, time=2025-06-12, status=1, ipAttribution=辽宁省)]
    2025-06-12 刘桂林 来自辽宁省

拓展阅读

紫杉类化疗前预处理关键要点一表总结

紫杉类药物在肿瘤化疗中应用广泛,但易引发过敏反应。本文介绍了其超敏反应的机制和不同剂型的风险差异,以及各类紫杉类药物化疗前的预处理方案及注意事项。

Nature Medicine:ProBio平台:前列腺癌精准治疗的新纪元

ProBio试验通过实时分析循环肿瘤DNA,结合结果自适应平台设计,成功地探索了不同治疗方案在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前景。

别等!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要尽早检测HRR基因,首个重磅研究出炉

本研究旨在调查在使用雄激素受体信号抑制剂(ARSi)或紫杉类药物开始一线(1L)治疗的mCRPC患者中,与体细胞/胚系HRR变异(尤其是BRCA1/2)相关的发生率和结局。

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紫杉类抗肿瘤药物是目前抗肿瘤领域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全球多癌种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各国学者们通过改变给药模式、药物组合方式或剂量等,探索紫杉类药物最佳临床治疗方案,其中最为显著的成果即为剂量密集化疗。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肿瘤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本次《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冶)是其主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其中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尤其是联合紫杉类药物,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基本化疗方案。紫杉类药物分为紫杉醇(溶剂型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赛)两类。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国内外缺乏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使临床医师合理应用紫杉类药物,规范诊疗行为,中华医学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 2019-09-15

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 2019-11-30

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肿瘤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20-03-16

乳腺癌中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肿瘤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20-03-16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 · 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