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构建及预防护理建议

2024-03-0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护理部 全科护理 发表于上海

年龄、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复位方式、术后卧床时间均是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影响因素。

中文标题: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构建及预防护理建议

发布日期:

2024-03-01

简要介绍:

目的:构建股骨颈骨折(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并提出预防护理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月在医院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264例 FNF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人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并发下肢 DVT分为并发组(40例)与未并发组(224例)。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 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 DVT 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 Bootstrap自抽样法与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预测模型的符合度,通过校准曲线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精准度与区分度。结果:并发组的年龄、入院时血小板计数、术中失血量及体质指数(BMI)>24kg/m2、Garden分型为Ⅲ/Ⅳ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35g/L、入院时 D-二聚体水平>0.5mg/L、受伤至手术的时间≥3d、切开复位、使用止血带、术后隐性失血、术后卧床时间 ≥5d的病人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35g/L、入院时血小板计数高、入院时 D-二聚体水平>0.5mg/L、受伤至手术的时间≥3d、切开复位、术后卧床时间≥5d均是 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 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 DVT的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C-index为0.82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81,0.875)],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年龄、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复位方式、术后卧床时间均是 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 DVT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 FNF病人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 DVT风险的预测效能良好。

相关资料下载: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构建及预防护理建议.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时合适的轴向位置是什么?

空心螺钉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然而,关于螺钉最佳轴向位置的信息有限。在此,我们旨在研究在三枚空心螺钉固定的股骨颈骨折模型中,螺钉轴向位置对手术稳定性的影响。

Acta Orthop: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直接前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对照研究

移位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最佳髋关节入路仍有争议。我们比较了直接外侧入路(DLA)和直接前入路(DAA),主要是计时起走(TUG),其次是遗忘关节评分(FJS)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中国学者揭示阿司匹林预防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研究了预防性阿司匹林与常规治疗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J Orthop Surg Res:全螺纹空心螺钉与部分螺纹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比研究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类型,全螺纹空心螺钉(FCS)或部分螺纹空心螺钉(PCS)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这项荟萃分析评估FCS和PCS治疗FNF的结果。

BMC Surg:股骨颈系统(FNS)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骨折分型和螺钉冠状面位置对预后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年轻股骨颈骨折(FNFs)患者股骨颈系统(FNS)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Front Bioeng Biotechnol:中国学者发文股骨颈骨折正复位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Gotfried正复位为股骨颈骨折(FNF)提供了另一种治疗策略。然而,正复位的生物力学结果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Pauwels分类下正复位的生物力学行为,为临床正复位的量化提供参考。

2016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显微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骨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