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07-01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发表于上海

总结了全身麻醉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为全身麻醉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以期降低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发生率。

中文标题:

全身麻醉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3-07-01

简要介绍:

目的:全面检索并汇总全身麻醉成年人患者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为规范全麻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美国国立实践技术指南库(NGC)、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文库(CMA Infobase)、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及相关网站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指南质量由4名研究员独立评价,其他文献由2名研究员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证据并分级。最后通过专家会议进行证据汇总及合并,形成最佳证据。

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6篇、指南3篇、推荐实践2篇、系统评价5篇和专家共识1篇。形成了人员安排、围手术期评估、体位摆放要点、特殊手术或情景下的注意要点、其他通用原则5个证据主题和32条最佳证据。

结论:总结了全身麻醉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为全身麻醉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以期降低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关资料下载:
全身麻醉手术成年人患者体位相关性神经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肿瘤患者做全麻注意事项

肿瘤患者全麻需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测生命体征与保障通气,术后观察苏醒及预防并发症,特殊肿瘤有针对性注意事项。

术后变笨?全麻药竟会‘洗脑’?

全麻通过药物让大脑进入可逆休眠,术后认知波动多因药物残留、手术应激或心理暗示,科学应对可降低风险,无证据表明全麻会永久损伤大脑。

谁动了我的血氧饱和度?

27 天新生儿肛瘘手术全麻后取右侧卧位致血氧下降,改截石位后恢复,因新生儿胸壁软、肺顺应性低,体位改变影响肺血流和通气,致氧合降低。

麻醉维持期间氧浓度的注意点详解

全身麻醉维持期氧浓度需精准调控,常规维持 FiO₂在 30%-50%,特殊场景如诱导期、胸科手术等需调整,同时需警惕高浓度氧导致的肺损伤,通过监测指标动态管理,以实现氧合与肺保护双重优化。

何谓麻醉慢诱导?

全身麻醉诱导阶段,慢诱导是渐进可控的麻醉策略,涵盖药物代谢动力学、呼吸管理和时序控制三方面。介绍其常用方案、临床价值、注意事项,体现麻醉的人性化与精准性。

【麻案精析】全身麻醉期间输血,引发持续超过24h的过敏性循环衰竭

2025年4月15日,Anaesth Rep刊发来自日本山形大学麻醉科的病例报道,报道了1例全身麻醉期间输血引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患者因持续性低血压和全身红斑,术后需持续输注肾上腺素>24h。 

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

中华口腔医学会(CSA,Chinese Stomatological Association) · 2021-03-20

2022 BSDH 指南:在特殊护理牙科中使用全身麻醉

英国残疾与口腔健康协会 (BSDH) · 2022-01-21

全麻非眼部手术患者角膜损伤预防最佳证据的循证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 ·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