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2023-12-01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发表于上海

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中文标题: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3-12-01

简要介绍: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 /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 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相关资料下载: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Sci Adv:同济大学罗剑等团队研究揭示粘附GPCR外源激活机制,为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新策略

该研究以粘附GPCR D1(ADGRD1/GPR133)为模型,揭示了一种寻找靶向粘附GPCR的外源性激动剂的策略,同时揭示了ADGRD1此前未知的功能。

研究建议:茶和咖啡这样搭配喝,能有效降低这一疾病风险!

一项发表于《Bone》期刊上的研究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每天1-2杯咖啡叠加1-2杯茶,竟能降低32%的骨质疏松风险。

《AFM》:用于骨质疏松骨缺损修复的负载天然化合物丝石竹皂苷元-活化AMPKα亚基-调控成骨破骨耦联的新型可注射生物水凝胶

骨质疏松症致骨愈合难,团队研发含丝石竹皂苷元的复合水凝胶。它能调节细胞分化、改善线粒体功能,体内实验表明可修复骨缺损,是治疗该病的潜在材料。

超声波驱动+3D打印支架:解锁骨质疏松骨再生的“神经密码”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的团队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突破性研究,提出了一种“超声波驱动+3D打印支架”的全新疗法,让骨再生过程不再“孤立无援”。

咖啡和茶消费与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本研究通过UK Biobank数据库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咖啡和茶消费对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和茶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且联合饮用效果更佳。

Bone:咖啡和茶消费与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咖啡和茶消费对骨质疏松症风险的独立和联合影响。基于UK Biobank数据库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和茶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每日1-2杯咖啡或3-4杯茶的效果最佳。联合饮用咖啡和茶的效果更为显著。

2009 COA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COA,Chi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 2009-10-01

2010NAMS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管理

北美绝经学会(NAMS,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 2010-01-01

2010 NOF 临床医师指南: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 2010-01-01

2010AACE 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 2010-01-01

2010RACGP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协会(RACGP,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 2010-02-01

2010 ACR 糖皮质激素相关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 20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