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2023-02-06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药学学报》 发表于安徽省

本文对该指导原则进行全面解读,着重介绍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关注要点,并结合案例进行阐述,旨在为纳米药物的研发者提供参考。

中文标题:

《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2-06

简要介绍: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目前药物创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纳米药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纳米尺度效应和纳米结构效应等理化特性,从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吸收和组织分布等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由于纳米药物的特殊性,纳米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普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有许多特别需要关注之处。中国于2021年8月25日发布了《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本文对该指导原则进行全面解读,着重介绍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关注要点,并结合案例进行阐述,旨在为纳米药物的研发者提供参考。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_《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55f231c002959ebe, title=《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enTitle=, guiderFrom=《药学学报》,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本文对该指导原则进行全面解读,着重介绍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关注要点,并结合案例进行阐述,旨在为纳米药物的研发者提供参考。,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21109/1668024236648_4754896.jpeg,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1936, associationNam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associationIntro=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Mon Feb 06 00:00:00 CST 2023,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目前药物创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纳米药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纳米尺度效应和纳米结构效应等理化特性,从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吸收和组织分布等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由于纳米药物的特殊性,纳米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普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有许多特别需要关注之处。中国于2021年8月25日发布了《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本文对该指导原则进行全面解读,着重介绍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关注要点,并结合案例进行阐述,旨在为纳米药物的研发者提供参考。</p>, tagList=[TagDto(tagId=17866, tagName=纳米药物)],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1, categoryName=药械,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1100, categoryName=达仁堂循证e学界,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17866, articleKeyword=纳米药物,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17866, guiderKeyword=纳米药物,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解读, guiderLanguage=0, guiderRegion=3,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5893, appHits=8, showAppHits=0, pcHits=401, showPcHits=5885, likes=0, shares=1,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Feb 07 13:29:00 CST 2023, publishedTimeString=2023-02-06,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dajiong,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4,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dajiong, createdTime=Mon Feb 06 13:30:25 CST 2023, updatedBy=2427819, updatedName=梁丽玲, updatedTime=Tue Jan 02 21:26:53 CST 2024,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安徽省,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_《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pdf)])
_《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杭师大Science子刊: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重塑肿瘤免疫环境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纳米医学策略,利用巨噬细胞作为载体,携带负载β-榄香烯的锗硫化物纳米片(GeSNSs@ELE),通过超声诱导的声动力治疗(SDT)实现对肿瘤的高效治疗。

中山大学王海霞、陶玉和李明强团队Nano Today: 体内调控纳米蛋白冠,搭载中性粒细胞便车,治疗急性肝衰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团队设计 IgG 预包被脂质体纳米颗粒,增强纳米蛋白冠补体调理作用,搭载中性粒细胞靶向炎症部位,治疗急性肝衰竭,为纳米药物治疗提供新策略。

【专家述评】| 腹膜转移癌腹腔化疗的创新与挑战

本文通过梳理IPC研究的最新进展、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腹膜转移癌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性方向。

同济大学胡勇ACS Nano:多聚核酸适配体驱动双磷酸盐结晶制备用于直接抑制破骨和促进成骨的无载体双药纳米组装体

同济大学胡勇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滚环扩增反应的多聚核酸适配体驱动双磷酸盐结晶的新方法,成功将抗骨吸收药物阿仑膦酸盐和促骨形成类药物DNA适配体组装成一种新型无载体纳米药物。

四川大学最新AFM综述: 通过调节焦亡相关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来敏化凋亡的肿瘤纳米药物

。作者详细介绍了焦亡相关细胞死亡介导的细胞凋亡致敏肿瘤纳米疗法的范式研究,并讨论了基于纳米材料的配位机制。

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1-03-18

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1-03-17

纳米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1-03-31

纳米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1-08-28

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1-08-28

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