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胃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

2024-02-15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临床 发表于上海

旨在提高胃癌诊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尤其是指导基层医生对免疫治疗的选择和应用。

中文标题:

基于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胃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

发布日期:

2024-02-15

简要介绍:

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胃癌中显示良好疗效,逐步改变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对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的患者,PD-L1 单抗的治疗效果更为优异,且与PD-L1 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对于PD-L1 阴性或低表达这类免疫治疗非优势人群,以PD-1 单抗为基础的用药方案疗效有限,尝试双特异性抗体、ADC 等不同药物的联合也是一种趋势。为了精准指导临床实践,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胃癌领域专家进行多轮讨论,系统汇总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循证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从病理检测、晚期治疗以及围术期治疗3 个方面制订了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胃癌诊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尤其是指导基层医生对免疫治疗的选择和应用。

相关资料下载:
基于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胃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综述】|工智能在胃癌诊疗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本文将重点综述DL在胃癌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论文解读|严俊/黄锐敏/庞涛联合团队揭示弥漫型胃癌中GXYLT2抑制PP2A而活化β-catenin

该研究通过构建新型分子分型系统,成功地筛选出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和不良生存结局呈正相关的糖苷木糖基转移酶2基因GXYLT2。

王湘教授谈胃癌治疗“新蓝海”: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检测,开启精准时代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王湘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聚焦胃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现状,深入探讨生物标志物在精准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未来可能改变治疗格局的新方向。

JHO:中国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诊断与治疗的现状

该研究生动反映了中国胃癌诊断和治疗实践的最新发展,为优化策略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Gut | DNA甲基化新标志预测胃癌风险: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揭示高危人群筛查新策略

本研究创新性地在临床高危人群中验证了DNA甲基化标志物RIMS1作为预测胃癌风险的有效工具。

2010 NACB医学实践指南:肝癌、膀胱癌、子宫颈癌、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The National Academy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 2010-01-01

ESMO指南:胃癌诊断、治疗和随访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 2010-01-01

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 2010-07-24

2011 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2011-02-25

2010年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三版)(英文)

日本胃癌学会(JGCA,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 2011-05-14

日本胃癌分期处理规约(第三版)

日本胃癌学会(JGCA,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 201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