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预防下肢创伤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的最佳证据总结及临床应用效果

2024-04-1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 医药前沿 发表于上海

基于循证护理的积极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降低下肢创伤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促进其早进行下地活动。

中文标题:

循证护理预防下肢创伤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的最佳证据总结及临床应用效果

发布日期:

2024-04-12

简要介绍: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预防下肢创伤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查阅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提取能够有效预防下肢创伤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方法。挑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关节骨病及创伤科2022年5—6月29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作为A组,并分析下肢创伤骨折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因素;选取7—8月31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作为B组,运用总结出的循证依据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有效干预执行率,患者抬高患肢执行率、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结果:共纳入15条文献,提取10项证据,将其用于临床干预,结果显示,证据应用前,仅项目5、项目6合格率>60%,其他项目均未达合格标准。证据应用后,10个项目合格率均>60%,项目合格率100%,显著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项目4、项目5证据应用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证据应用后合格率均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积极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降低下肢创伤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促进其早进行下地活动。

相关资料下载:
240202.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Sci Rep: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预测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NHR)在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中对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独立预测价值,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新指标。

右房彩带飘飘,病人情况不妙

患者因胆囊炎、下肢静脉曲张拟手术时突发胸闷、昏厥,血压低、血氧低,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彩超示右房漂浮物及左下肢腘静脉血栓,CTA 确诊肺栓塞,立即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栓清除。

当篮球天才遭遇“隐形杀手”--静脉血栓

文班亚马因右肩深静脉血栓赛季中断。血栓在特定人群中发病风险高,其案例体现了血流滞缓、血管壁损伤和高凝状态等致栓因素,治疗及预后仍存挑战。

BMJ子刊:脑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一项全国性回顾性研究

血管内治疗对 CVT 患者没有显着益处,表明治疗指南需要完善。

BMJ子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医院记录关联研究

ALS 患者发生 VTE 的风险较高,但其程度与其他与不动相关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相似,这些疾病通常不接受 VTE 预防。

Thromb J:分级加压袜联合间歇气动加压比单独使用分级加压袜更能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与单独使用GCS进行预防性治疗相比,GCS+IPS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DVT具有更高的预防效果

2021 ESC共识文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 2021-07-13

2021 AAST共识文件:创伤重症监护室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 ·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