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子宫内膜癌或可通过手术治愈。转移性/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类器官是一种多细胞三维组织结构,能够更准确有效地表达肿瘤异质性,兼顾肿瘤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子宫内膜癌或可通过手术治愈。转移性/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类器官是一种多细胞三维组织结构,能够更准确有效地表达肿瘤异质性,兼顾肿瘤
子宫内膜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2025-04-10
暂未更新 · 2025-03-12
暂未更新 · 2024-10-3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5-01-09
暂未更新 · 2024-12-25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 2024-10-28
暂未更新 · 2024-10-31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EC分子分型已提出 10 余年,国内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EC的分子分型,但其临床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林奇综合征(LS)合并早期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EC)或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提供证据。
2023 年 FIGO 子宫内膜癌分期系统整合分子特征(如 POLE、p53 突变),细化早期 LVSI 程度、组织学亚型,区分晚期卵巢转移及淋巴结微转移,提升预后预测准确性与治疗指导价值。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IHC和MLH1启动子甲基化分析,探究MMRd型EC亚型在病理侵袭性和预后方面的潜在差异。
精准诊断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意义重大,通过对一例 61 岁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检测 118 基因,结合指南、共识及文献,确定其为 POLE 超突变型,明确基因检测与病理报告在分子分型中的协同作用。
《Nature Medicine》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不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安全性可控,有望成新标准疗法。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16-05-30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 2015-12-02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 2015-04-01
暂未更新 · 2016-10-27
中国肿瘤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17-10-30
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European Society of Urogenital Radiology) · 2018-07-11
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