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07-07 循证护理 发表于上海

总结的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及所在机构实际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筛选,为病人制订最佳管理方案。

中文标题:

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7-07

简要介绍: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总结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及数据库中关于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整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5篇临床实践指南、5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从颅内压监测时机与评估、颅内压监测管理策略、颅内压监测风险管理、颅内高压的干预策略以及颅内压监测教育培训5个方面总结28条证据。结论:总结的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及所在机构实际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筛选,为病人制订最佳管理方案。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171191c00a4155bc, title=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enTitle=, guiderFrom=循证护理,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总结的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及所在机构实际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筛选,为病人制订最佳管理方案。, cover=https://img.medsci.cn/Random/doctor-filling-form-U2MAYRK.jpg,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0, associationName=, associationIntro=,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Mon Jul 07 00:00:00 CST 2025,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div class="row"><span id="ChDivSummary" class="abstract-text" style="color: #666666;">目的:系统检索、评价、总结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及数据库中关于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整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5篇临床实践指南、5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从颅内压监测时机与评估、颅内压监测管理策略、颅内压监测风险管理、颅内高压的干预策略以及颅内压监测教育培训5个方面总结28条证据。结论:总结的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及所在机构实际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筛选,为病人制订最佳管理方案。</span></div>, tagList=[TagDto(tagId=3604, tagName=脑损伤)],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7, categoryName=神经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8, categoryName=急重症,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3604, articleKeyword=脑损伤,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3604, guiderKeyword=脑损伤,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其它, guiderLanguage=0, guiderRegion=3,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255, appHits=3, showAppHits=0, pcHits=117, showPcHits=249,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Mon Jul 07 15:26:12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7-07,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pangpanglong,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4,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pangpanglong, createdTime=Mon Jul 07 15:27:10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Fri Jul 11 22:53:35 CST 2025,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pdf)])
重型脑损伤病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BMC Pediatrics》:高甲硫氨酸血症伴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I/III缺乏症和脑损伤

对于新生儿筛查中发现的高甲硫氨酸血症患者,应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和长期随访,以早期识别和管理潜在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Nat Commun:天津大学李晓红团队研究构建了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类器官脑机接口

该研究构建了由可植入类器官介导的创新脑机接口,称为类器官脑机接口(OBCI)。

Radiology:低水平光疗法对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静息状态连接的影响

据报道,在中度或重度TBI后3个月和6个月,甚至在损伤后数年,功能连通性都有所增加。这种增加的连通性主要是在默认模式网络内的后扣带皮层和内侧额叶皮层观察到的。

哈佛团队揭秘:抑郁症、高血压、脑损伤……这5种因素与痴呆强相关!

哈佛医学院研究分析 14 种痴呆风险因素的关联差异性,发现 5 个稳定因素,不同因素在年龄组和痴呆亚型中影响有差异,强调应考虑多种因素组合影响。

【综述】小胶质细胞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炎性反应和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本文对小胶质细胞在SAH后神经炎性反应和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热点解读】脑损伤评价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健委组织制修定了《脑损伤评价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专业质控组织和医疗机构在医疗

2015 细胞移植治疗小儿严重脑损伤及神经残疾专家共识

中国儿科相关医学专家组(统称) · 2015-11-30

2016 脑损伤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专家共识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CNS,Chinese Neuroscience Society) · 2016-04-30

2017 AAN实践指南: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伤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 2017-05-10

2019 BTF指南:儿童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的管理(第3版)

美国脑外伤基金会(BTF,Brain Trauma Foundation) · 2019-03-02

2020 CAEP立场声明:严重脑损伤的急诊管理

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CAEP,Canadian 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