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 ‖ 基于艰难梭菌tcdC基因的新型LAMP检测方法的研发及临床诊断效能评估

2025-05-08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发表于陕西省

本便携式高通量LAMP检测方法能快速、高效鉴定艰难梭菌并且明确高毒株。

导 读

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CD)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主要病原体,已成为全球医院获得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CD致病性取决于毒素表达:产毒株可分泌毒素A(tcdA编码)、毒素B(tcdB编码)及二元毒素,其中tcdA/B受致病决定区内tcdC(负调控)、tcdD(正调控)及tcdE(膜孔蛋白)协同调控。RT027高毒株因毒素高表达易引发重症,临床表现为腹泻、假膜性肠炎,严重者可进展为中毒性巨结肠或脓毒症休克。由于CD检测条件受限,我国尚未将其纳入医院感染重点监测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后续的诊治。快速鉴别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CDI)及高产毒株对早期临床诊断和精准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CD鉴定主要基于病原学检测、毒素检测、基因检测等方法。国际金标准(产毒培养或细胞培养中和试验)因操作复杂未常规应用于临床。毒素A/B酶免疫分析(EIAs)特异度高但灵敏度受标本限制,超灵敏毒素检测技术尚未普及。谷氨酸脱氢酶(GDH)检测虽快速灵敏,因无法区分产毒/非产毒株,仅作初筛。核酸扩增检测(NAAT)(如PCR/qPCR)兼具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高成本制约了其临床推广。因此,开发兼具快速、高灵敏度/特异度及低成本的毒素基因检测技术对优化CDI诊疗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图片

基于艰难梭菌tcdC基因的新型LAMP检测方法的研发及临床诊断效能评估

作者:肖园园1,段菊屏2,周景翔1,黄琴3,卿琰3,王海波3,吴安华1,4,5,李春辉1,4,5

单位: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2.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医医院;3. 湖南大学分子诊断与分子影像联合实验室;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超级耐药菌感染防治研究中心;5.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摘  要

目的 研发一项快速鉴定艰难梭菌并能明确高产毒株的检测方法,开展临床评估。

方法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基于tcdC、tcdA、tcdB基因来鉴定艰难梭菌,并评估该检测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体一致性。

结果 共完成499例疑似艰难梭菌感染腹泻住院患者粪便标本检测,艰难梭菌检出率为12.8%(64/499),其中产毒艰难梭菌的检出率为10.8%(54/499)。本检测方法针对tcdA的灵敏度为87.2%,特异度为98.9%,阳性预测值为89.1%,阴性预测值为98.6%;对tcdB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99.6%,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98.7%。不同菌株总毒素量各有不同,但A+B+菌株平均产毒量(1.79μg/mL)高于A-B+菌株(0.72μg/mL)和A-B-菌株(<0.10 μg/mL)。

结论 本便携式高通量LAMP检测方法能快速、高效鉴定艰难梭菌并且明确高毒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引文格式

肖园园,段菊屏,周景翔,等.基于艰难梭菌tcdC基因的新型LAMP检测方法的研发及临床诊断效能评估[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5,24(4):451-459. DOI:10.12138/j. issn.1671-9638.20255458.
XIAO Yuanyuan, DUAN Juping, ZHOU Jingxia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diagnostic efficacy of a novel LAMP method targeting the tcdC gene in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J]. Chin J Infect Control, 2025,24(4):451-459. DOI:10.12138/j. issn.1671-9638.2025545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216, encodeId=d10c22642161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91c8668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艰难梭菌#</a> <a href='/topic/show?id=846d126e372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cdC#</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737, encryptionId=846d126e372b, topicName=tcdC), TopicDto(id=86683, encryptionId=e91c8668306, topicName=艰难梭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09 15:33:51 CST 2025, time=2025-05-0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5-0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AP&T: 粪便胆汁酸可以预测原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复发

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和芽孢杆菌,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结肠炎的进展有关。

JGH:与质子泵抑制剂相比,沃诺普拉赞不会增加发生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可存在于正常的肠道菌群中,当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后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TAG: 反复艰难梭菌住院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纵向结局的影响

艰难梭菌一般指艰难梭状芽胞杆菌。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对氧极为敏感,分离培养较困难.故命名为艰难梭菌。

广东省人医顾兵教授/徐州医科大学王玉刚教授团队《自然·通讯》:腹泻腹痛不要怕,应对艰难梭菌感染有妙招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团队、徐州医科大学王玉刚教授团队在肠道共生原生生物调控艰难梭菌感染作用机制上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TGA: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后的短期和长期随访

艰难梭菌一般指艰难梭状芽胞杆菌。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对氧极为敏感,分离培养较困难.故命名为艰难梭菌。

Gastroenterology:上海交通大学李敏等团队合作发现宿主山梨醇和细菌山梨醇利用促进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感染

该研究发现与其他临床上占优势的ST81相比,ST54具有山梨醇代谢位点,并且能够在体外和体内代谢山梨醇。

JGH: 艰难梭菌对美国 COVID-19 住院治疗的负担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可存在于正常的肠道菌群中,当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后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PNAS:科学家发现双效抗生素,可杀死艰难梭菌,防止再感染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抗生素比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更有效,且能显著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在救助一只流浪猫后,不仅肠道严重病变,还差点诱发癌症…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即难辨梭状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产毒素的专性厌氧芽孢杆菌,有鞭毛,卵圆形芽胞位于次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