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次治疗3年持久无癌!癌症疫苗新突破

2025-02-08 梅斯肿瘤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耶鲁大学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携手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个体化癌症疫苗(PCV)针对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近期,耶鲁大学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携手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个体化癌症疫苗(PCV)针对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的突破性研究成果。9名高风险肾细胞癌(RCC)患者在接受切除手术之后,接受了靶向新抗原的PCV的治疗(伴或不伴免疫疗法ipilimumab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时,所有9名患者均没有出现癌症复发。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显示了PCV作为肾细胞癌有效辅助疗法的潜力。

图片

试验设计和结果

一、新抗原与PCV的创新机制

新抗原,作为肿瘤在发生特异性突变后产生的独特蛋白,能够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从而触发免疫反应。PCV疫苗正是基于这一机制,精准地利用新抗原引导人体的抗癌免疫反应直击癌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细胞不受伤害,为癌症的精准治疗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临床试验设计与成果

本次试验聚焦于9名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后,接受了专门设计用于靶向新抗原的PCV治疗,部分患者还联合使用了免疫疗法药物ipilimumab。经过中位40.2个月的长期随访,所有9名患者均未出现癌症复发,其中两名患者更是成功保持了无复发状态长达4年。

三、安全性与免疫效应

在安全性方面,PCV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试验中,大部分患者仅出现轻微的注射部位反应或流感样症状,未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此外,深入的实验室研究发现,PCV在患者体内成功激发了强烈的免疫反应,疫苗特异性T细胞数量大幅增加,并在患者体内持续存活长达3年。这些T细胞在体外实验中展现出强大的抗癌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并攻击从患者体内提取的肿瘤细胞。

四、未来展望

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尽管肾细胞瘤与黑色素瘤在突变数量上存在差异,但PCV仍展现出了针对肾细胞瘤有限新抗原的显著效果。然而,本次临床试验的一个局限性在于未设置对照组,因此尚无法准确评估PCV对肾细胞癌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这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未来在完善研究设计后,PCV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肿瘤疫苗蓬勃发展

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在癌症疫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Moderna与默沙东联合开发的mRNA个体化癌症疫苗mRNA-4157正在多个后期临床试验中接受严格评估,适应症涵盖多种癌症类型。BioNTech与基因泰克的合作也在推动mRNA癌症疫苗的发展。这些研究共同推动了癌症疫苗领域的蓬勃发展,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此次PCV针对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的研究成果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无疑为肾癌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信癌症疫苗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031, encodeId=196b2251031f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c32826467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肾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d536e1425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疫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425, encryptionId=d536e14259d, topicName=癌症疫苗), TopicDto(id=82646, encryptionId=7c328264677, topicName=肾细胞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Feb 08 14:11:52 CST 2025, time=2025-02-0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08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病例分享 | FH缺陷型肾细胞癌一例

左侧肾脏见约4.2cm×3.0cm轻度强化影,增强扫描双肾见小点状无强化影,提示左肾占位,考虑恶性,伴淋巴结、骨、肺、胸膜转移。腰2椎体右侧横突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影,考虑转移。

抗癌药并非用得越多越好,从替沃扎尼布治疗肾癌说起!

今天我们学习最近一个报道的临床研究,对于肾细胞癌的二线治疗药物组合的治疗效果反而没有单药的效果好!

高风险肾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风险预测(TOWARDS评分)

高风险肾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风险预测(TOWARDS评分)

Eur Urol Oncol:包括单肾患者在内的原发性肾细胞癌立体定向消融体放射治疗后的长期肾功能预后如何?

伦敦健康科学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即使在包括单肾患者在内的局部肾细胞癌患者中能产生平缓的长期肾功能下降和较低的透析率。

【临床启示录】肿瘤科病例专区分享,临床医生不可不看

探索肿瘤科的最新进展,我们精选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病例,展现了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每一个案例,都是患者、医生与科技共同编织的生命篇章。点击阅读,与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探索与希望的旅程!

Eur Urol:肾细胞癌辅助免疫疗法后的一线系统疗法临床疗效如何?

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肾细胞癌(RCC)的总生存率。

【衡道丨病例】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如何诊断?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静老师为大家分享后肾腺瘤的病理诊断要点。

BMC Urol:中国科学家揭示肉眼血尿对T1a肾细胞癌的预后价值

肉眼血尿是影响T1a RCC患者PFS和CSS的独立危险因素。

Adv Sci:上海交通大学翟炜/钱昆/王宇宁/郑军华构建用于肾细胞癌诊断的纳米粒子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

该研究构建了纳米粒子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NELDI MS)分析肾肿瘤(n = 456)和健康对照(n = 200)的代谢指纹图谱。

【热点解读】2024 EAU指南:肾细胞癌(有限更新)

EUA肾细胞癌(RCC)指南于2000年首次出版,本文是对2023年版本的有限更新。主要针对肾细胞癌的管理提供循证指导建议。点击立即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