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Kidney J:透析CKD患者癌症发病率高出35%,肾功能越差风险越大

2025-06-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威胁,影响约10%的成年人。近年研究表明,CKD患者癌症死亡率显著升高,但其癌症发病率是否高于普通人群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多基于透析或移植患者数据,而针对非透析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威胁,影响约10%的成年人。近年研究表明,CKD患者癌症死亡率显著升高,但其癌症发病率是否高于普通人群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多基于透析或移植患者数据,而针对非透析CKD患者(eGFR <60 mL/min/1.73 m²)的大规模人群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明确非透析CKD患者总体及特定部位癌症的发病风险,评估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为优化CKD患者的癌症筛查和管理策略提供证据。

本研究遵循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截至2023年1月),纳入27项观察性研究(涵盖10个国家,共5,119,778例CKD患者)。研究定义CKD为eGFR <60 mL/min/1.73 m²持续≥3个月,排除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或移植)及特殊人群(如严重合并症)。采用逆方差法进行荟萃分析,比较eGFR <60 mL/min/1.73 m²与≥60 mL/min/1.73 m²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分层分析eGFR亚组(≥90、60–89、<60 mL/min/1.73 m²)。通过多变量Meta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地域及研究设计差异,并评估异质性(I²统计量)。

共纳入5,119,778例CKD患者,总随访时间56,016,681人年。总体癌症发病率为12.38/1000人年(95% CI 10.45–14.32),eGFR <60 mL/min/1.73 m²患者较≥60 mL/min/1.73 m²患者风险升高35%(IRR 1.35,95% CI 1.12–1.63,I²=99.9%)。进一步分层显示,eGFR <60 mL/min/1.73 m²患者较≥90 mL/min/1.73 m²患者风险升高48%(IRR 1.48,95% CI 1.04–2.10),较60–89 mL/min/1.73 m²患者升高21%(IRR 1.21,95% CI 1.11–1.33)。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β=0.31,P=0.02),但性别和地域无显著关联。

特定癌症分析中,肺癌(IRR 2.09)、结直肠癌(1.40)和肾癌(0.56)风险较显著,但各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如肺癌在eGFR <60与≥60 mL/min/1.73 m²组间P=0.83)。尿路上皮癌(IRR 1.05)和乳腺癌(1.50)风险未显著升高。值得注意的是,eGFR <30 mL/min/1.73 m²患者癌症发病率(15.95/1000人年)较30–59 mL/min/1.73 m²组(17.72)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IRR 1.09,95% CI 0.85–1.39)。研究间异质性极高(I²普遍>90%),部分源于eGFR计算方法(MDRD与CKD-EPI方程)及人群特征差异。

慢性肾脏病患者癌症发病率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研究设计及主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首次基于大规模人群数据证实,非透析CKD患者癌症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总体风险升高35%,且与肾功能恶化程度正相关。年龄是重要混杂因素,但部分风险无法通过现有临床变量解释,提示潜在生物学机制(如慢性炎症或代谢异常)。局限性包括研究间异质性高、缺乏尿蛋白数据及eGFR测量方法差异。未来需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CKD独立致癌风险,并探索个体化筛查策略。临床需权衡CKD患者癌症监测的获益与风险(如影像学检查的肾毒性),同时推动基于肾功能调整的癌症预防指南。

原始出处:

Elyan BMP, Tan B, Lambourg E, McAllister DA, Jones RJ, Lang NN, Mark PB, Lees JS, Bell S. Incidence of cancer in people with CKD not requiring kidney replacement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Kidney J. 2025 Mar 21;18(5):sfaf084. doi: 10.1093/ckj/sfaf084. PMID: 40391040; PMCID: PMC1208653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419, encodeId=499522684194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8dbe13019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a> <a href='/topic/show?id=ee2e53655d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肾脏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655, encryptionId=ee2e53655d3, topicName=慢性肾脏病), TopicDto(id=71301, encryptionId=d8dbe130197, topicName=癌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08 15:16:13 CST 2025, time=2025-06-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东北大学理学院徐章润教授团队《自然·通讯》:癌症诊断新方法

徐章润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双识别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技术,首次实现生物体液中新型癌症标志物——小细胞外囊泡上糖基化RNA的灵敏检测,为癌症早筛与精准分型提供了新工具!

BMC Cancer:我国学者揭示银屑病与33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

这项全面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表明,银屑病可能分别是女性子宫癌和男性前列腺癌的潜在保护因素。

Eur Heart J-Card Ph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癌症和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在积极治疗的2型糖尿病癌症患者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与全因死亡率和HF住院风险的显著降低有关。

癌症背后的“隐形推手”:病毒如何成为致癌元凶?

癌症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病毒感染是其中之一。部分病毒如 HPV、HBV 等已被确认为人类致癌物,还有些病毒可能致癌,研究病毒致癌机制对癌症防治意义重大。

Nature Medicine:找到更多 ≠ 活得更好?ProfiLER-02研究深度剖析晚期肿瘤广泛基因检测的真实价值

ProfiLER-02 研究对比晚期实体瘤患者使用广泛与有限基因组合检测。广泛检测虽能发现更多治疗建议,使稍多患者用上靶向疗法,但未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揭示精准医疗实践的挑战与机遇。

Clin Kidney J:肾衰竭患者癌症风险显著升高,透析者为普通人2倍,肾移植者达4倍,尤以皮肤癌、肾癌和淋巴瘤为主

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加泰罗尼亚肾衰竭人群癌症风险:透析患者风险为普通人群2倍,肾移植受者达4倍,皮肤癌、肾癌及淋巴瘤尤为突出。

运动如何调节抗肿瘤免疫?

癌症负担重,约一半死亡可预防。规律体育活动与低癌症发病率等相关。运动刺激免疫系统,肌肉组织释放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急性及规律运动对免疫细胞有不同影响,运动或助力抗癌且无免疫治疗副作用。

Cell:当癌症遇上“祖传代码”——你的基因如何预置肿瘤的生存法则?

《Cell》4 月 14 日研究表明,个体的基因谱为肿瘤发展埋下伏笔,通过生物信息学解析,发现常见变异、蛋白结构改变、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等影响癌症,为癌症预防带来新视角。

BMC Med:澳大利亚大型队列研究揭示多种癌症类型确诊前后的身体功能和心理变化

平均而言,癌症幸存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幅度大于非癌症患者,而心理困扰方面的差异则很小。近期未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以及患有多种常见癌症类型的患者,其身心状况与非癌症患者相当。

Cell Res | 红细胞 DNA 残留助力早期癌症精准检测

本研究通过分析红细胞中的 DNA 残留(rbcDNA),为早期癌症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