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大腿粗、屁股大的人,往往会更长寿!

2025-04-21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BMJ 发表的大型研究表明,腹部肥胖指标与死亡风险正相关,大腿粗、臀部大的 “梨形身材” 人群死亡风险更低,单一依赖 BMI 评估健康风险不足。

近年来,肥胖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标,虽然简便易测,却难以精准反映脂肪的区域分布和健康风险。

最近,医学顶刊BMJ发表了一项涵盖全球7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超过252万名参与者的大型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大腿粗、臀部大的人竟然能活得更久,更健康。

这项研究系统整合了多种测量指标,包括腰围、腰臀比、腰高比、腰腿比、体脂肪指数,以及大腿围和臀围,全面评估了脂肪分布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结果显示,腰部脂肪,尤其是腹部中心性肥胖,与死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

腰围每增加10厘米,死亡风险增加11%;

腰臀比和腰高比的增加同样伴随着死亡风险的升高。

这背后的关键是内脏脂肪的沉积——它不仅影响代谢健康,也直接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相比之下,大腿围和臀围却是另一个故事。

研究发现,大腿围每增加5厘米,死亡风险降低18%;臀围每增加10厘米,死亡率下降10%

这说明“梨形身材”,即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和大腿区域,反而是一种健康的体态。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部分脂肪多为皮下脂肪,且伴随着较好的肌肉量,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代谢健康。

这项研究对BMI的局限性也提出了警示。

BMI仅考虑身高和体重,忽略了脂肪的分布和体成分的差异。

一个BMI正常的人可能腹部脂肪过多,风险依旧很高;

而身材“丰满”的人如果脂肪集中在臀腿部,反而可能更健康。

因此,单一依赖BMI来评估健康风险是不够的。

总得来说,腹部肥胖指标如腰围、腰臀比等,才是评估健康风险的关键指标,代表内脏脂肪的多少,直接关联死亡风险。

在身材方面,我们不必一味地追求瘦腿瘦臀,而应关注减少腰腹脂肪,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和代谢状态。

毕竟,“梨形身材”才是长寿的宝藏体型。

参考文献: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m332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408, encodeId=b4042261408f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ad9818917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肥胖#</a> <a href='/topic/show?id=5d712e965a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健康风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7965, encryptionId=5d712e965af, topicName=健康风险), TopicDto(id=81891, encryptionId=3ad9818917c, topicName=肥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21 17:27:54 CST 2025, time=2025-04-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肥胖的不同参考标准比较

肥胖的不同参考标准比较

Molecular Psychiatry:纹状体多巴胺与人类肥胖程度呈正相关——基于双拮抗剂示踪剂的PET研究

[¹¹C]raclopride测量的纹状体D2BP与BMI呈负相关,而[¹⁸F]fallypride测量的D2BP与BMI无显著关联。多巴胺张力指数与BMI呈正相关。

体重“爆表”有多可怕?NEJM Evidence揭示,从高血压到睡眠窒息16种疾病“排队”找上门!

研究分析 27 万余美国成年人数据,依 BMI 分级揭示肥胖与 16 种健康结果关联。肥胖患病率 42.4%,随 BMI 上升,各健康问题患病率、发病率及风险比递增,III 级肥胖关联尤甚。

拉响警报!全球 “肥胖潮” 汹涌!柳叶刀发文全球超重/肥胖人数高达 21.1 亿

近期,国际顶刊Lancet发表了1990-2021年全球各地区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并对2050年的患病趋势进行了预测。

Eur J Pediatr:肥胖如何改变中枢性性早熟女孩的GnRH刺激试验结果

超重和肥胖对ICPP女孩GnRH刺激试验结果的显著影响:肥胖患儿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较正常体重患儿降低约20%-30%,需采用更低的诊断切点(如LH≥3.56 IU/L)以避免漏诊。

Phytomedicine重磅发布:桔梗多糖双管齐下,肠道菌群代谢双重抑制,有效抗击高脂肥胖!

论文深入探讨了PR多糖(PG1、PG2)在抑制HFD诱导的肥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CHEST:肥胖是否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欧洲多中心研究揭示答案

肥胖并未显著影响PAH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却可能干扰疾病的识别和风险评估。

肥胖与超重患者的减重管理:临床实践与探索

肥胖与超重患者的减重管理:临床实践与探索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北京市成年人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发病风险关联的前瞻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索北京市居民膳食多样性与肥胖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

WJP:青少年睡眠模式与肥胖的关系

青少年和青年的5种睡眠模式,“睡眠潜伏期延长”模式与更高的BMI和超重/肥胖相关,且独立于遗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