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1型糖尿病患者Omnipod 5系统运动模式提前启用可减少胰岛素输注,缓解血糖下降

昨天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重点评估是否通过提前启用运动模式,降低胰岛素输注剂量,缓解运动引发的血糖下降及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研究亮点】

  • 启用Omnipod 5系统的Activity Feature(运动模式)提前30或60分钟设置,能够显著减少胰岛素投放量,并减缓运动期间血糖下降趋势。
  • 虽然运动模式降低了胰岛素用量且改善了血糖动态,但在本试验中对运动期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 本研究支持在使用Omnipod 5系统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建议至少提前30分钟启用运动模式,但长时间运动仍需结合其他应对策略以控制低血糖风险。

规律体育活动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健康。然而,运动过程中血糖波动大,尤其是低血糖风险显著增加,限制了患者的积极参与。尽管自动胰岛素输注(AID)系统已经通过调节胰岛素输注提升了血糖管理效率,但延长运动仍常需降低胰岛素剂量,否则易导致血糖急剧下降。传统建议为运动前减少基础胰岛素输注或者设定较高的血糖目标,但预先操作复杂、参与度低。特别是在真实生活场景中,患者常未能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这种情况下,自动胰岛素装置中可设临时“运动模式”(Activity Feature)以调节目标血糖并减少胰岛素输注,成为降低运动相关低血糖的策略之一。然而,运动模式启用的最佳时机及其对运动血糖动态影响尚未被充分验证。

近期,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随机、三组交叉设计,对38名使用Omnipod 5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70分钟耐力运动过程中,比较了运动模式(Activity Feature)提前30分钟(AF-30)和60分钟(AF-60)启用与常规自动模式间的疗效差异。研究重点评估是否通过提前启用运动模式,降低胰岛素输注剂量,缓解运动引发的血糖下降及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结果显示,运动模式显著减少胰岛素输送剂量并减缓血糖下降,但低血糖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本研究基于一项Omnipod 5系统的大型临床试验延伸阶段,纳入38名年龄12至65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 7.5%)。采用随机三组交叉设计,每位患者分别完成三种试验情况的运动测试:运动模式提前60分钟启用(AF-60)、提前30分钟启用(AF-30)及未启用(Auto,常规自动模式)。每次测试为70分钟的中高强度跑步机运动(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64%-76%),运动前至少3小时未进餐,处于后吸收状态。运动前血糖控制于90–200 mg/dL间,若低于阈值则延迟运动或给予碳水化合物补充。运动期间监测指尖血糖,若血糖<70 mg/dL则停止运动补糖。各测试间至少间隔两天。主要终点为运动期间发生低血糖(血糖<70 mg/dL)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胰岛素输注剂量、血糖动态变化及运动后4小时内的血糖控制指标。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患者平均年龄30±15岁,BMI 24.7±4.1 kg/m²,糖尿病病程16±11年,HbA1c 7.5±0.9%(58±11 mmol/mol)。

血糖动态和低血糖事件

三种治疗模式下,运动期间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比例分别为:Auto 42%、AF-60 29%、AF-30 24%,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34和P=0.14)。

运动期间血糖最低值(nadir)在AF-60和AF-30分别为98±4和96±4 mg/dL,均高于Auto的89±4 mg/dL(AF-60 vs Auto显著,P=0.02,AF-30 vs Auto趋势性差异,P=0.12)。

运动期血糖下降幅度(运动开始至最低值)AF-60为44±33 mg/dL,AF-30为36±34 mg/dL,明显小于Auto的57±35 mg/dL(均P<0.05)。

运动期间血糖变异系数(CV)AF-60和AF-30分别较Auto低3.64%和2.4%(AF-60 vs Auto P=0.03)。

运动前1小时及运动期间,胰岛素投放量AF-60和AF-30均显著低于Auto(运动前降低约0.7–1.0单位,P<0.001;运动中降低约0.6单位,P<0.001)。

运动后4小时的血糖控制无显著差异,但AF-30显示平均血糖略高于Auto(172 mg/dL vs 154 mg/dL,P=0.05)。

图:运动开始前1小时至运动后4小时的连续血糖监测趋势

葡萄糖监测趋势

三组运动期间的连续葡萄糖监测数据显示,AF-60和AF-30组在运动中期和结束时维持较高血糖水平,同时血糖下降幅度较小,整体波动幅度减低。

胰岛素剂量变化趋势

运动前及运动中,AF-60和AF-30持续抑制胰岛素微量投放,清晰优于Auto模式下的剂量维持水平。

指标 AF-60 AF-30 Auto Auto vs AF-60 (P值) Auto vs AF-30 (P值)
运动期间发生低血糖患者比例 (%) 29 24 42 0.34 0.14
运动期间最低血糖(mg/dL) 98±4 96±4 89±4 0.02 0.12
运动期间血糖下降幅度(mg/dL) −44±33 −36±34 −57±35 0.02 0.01
运动前胰岛素投放量(单位) 0.29±0.23 0.59±0.48 1.27±0.81 <0.0001 <0.0001
运动中胰岛素投放量(单位) 0.33±0.31 0.31±0.45 0.94±0.67 <0.0001 <0.0001


图:运动前和运动中胰岛素差异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揭示了Omnipod 5系统运动模式启用在控制运动期间胰岛素投放和血糖动态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提前30或60分钟设置运动模式,能够有效减少胰岛素输注剂量,延缓血糖下降,降低血糖波动幅度,为1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管理上提供更精准的辅助工具。然而,低血糖的发生率未显著下降,提示单独启用运动模式不足以消除运动低血糖风险。现实世界中,患者往往难以提前1-2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食用碳水化合物,部分原因是缺乏预见性和复杂操作。研究建议,为更好地预防低血糖,推荐配合更早介入运动模式使用、更合理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及持续血糖监测。同时,本研究强调个体近期血糖水平及趋势对低血糖风险的影响。

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延长运动时长及探索不同运动类型对血糖和胰岛素需求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运动模式激活的时间窗口和自动调节算法。此外,结合智能算法预测低血糖风险和提供个性化运动策略,将为实现安全运动提供有力保障。

原始出处

Lauren V. Turner, Jennifer L. Sherr, Dessi P. Zaharieva, et al. Use of the Omnipod 5 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Activity Feature Reduces Insulin Delivery and Attenuates the Drop in Glycemia Associated With Exercise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iabetes Care. 2025;48(9):1–9. DOI: 10.2337/dc25-0141.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dc250141.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f6ba88e40625,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Diabetes Care:1型糖尿病患者Omnipod 5系统运动模式提前启用可减少胰岛素输注,缓解血糖下降,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785,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研究重点评估是否通过提前启用运动模式,降低胰岛素输注剂量,缓解运动引发的血糖下降及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1106/1730863464007_5651580.pn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 style="color: #333333;">【研究亮点】</p> <ul style="color: #333333;"> <li>启用Omnipod 5系统的Activity Feature(运动模式)提前30或60分钟设置,能够显著减少胰岛素投放量,并减缓运动期间血糖下降趋势。</li> <li>虽然运动模式降低了胰岛素用量且改善了血糖动态,但在本试验中对运动期<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4%BD%8E%E8%A1%80%E7%B3%96">低血糖</a>发生率无显著影响。</li> <li>本研究支持在使用Omnipod 5系统的1型<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4f77e665253">糖尿病</a>患者中,建议至少提前30分钟启用运动模式,但长时间运动仍需结合其他应对策略以控制低血糖风险。</li> </ul> <p style="color: #333333;">规律体育活动对<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1%E5%9E%8B%E7%B3%96%E5%B0%BF%E7%97%85">1型糖尿病</a>患者的健康<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7%AE%A1%E7%90%86">管理</a>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心<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1%80%E7%AE%A1">血管</a>健康。然而,运动过程中血糖波动大,尤其是低血糖风险显著增加,限制了患者的积极参与。尽管自动胰岛素输注(AID)系统已经通过调节胰岛素输注提升了血糖管理效率,但延长运动仍常需降低胰岛素剂量,否则易导致血糖急剧下降。传统建议为运动前减少基础胰岛素输注或者设定较高的血糖目标,但预先操作复杂、参与度低。特别是在真实生活场景中,患者常未能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这种情况下,自动胰岛素装置中可设临时&ldquo;运动模式&rdquo;(Activity Feature)以调节目标血糖并减少胰岛素输注,成为降低运动相关低血糖的策略之一。然而,运动模式启用的最佳时机及其对运动血糖动态影响尚未被充分验证。</p> <p style="color: #333333;">近期,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随机、三组交叉设计,对38名使用Omnipod 5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的<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a4b96e542">1型糖尿病患者</a>在70分钟耐力运动过程中,比较了运动模式(Activity Feature)提前30分钟(AF-30)和60分钟(AF-60)启用与常规自动模式间的疗效差异。研究重点评估是否通过提前启用运动模式,降低胰岛素输注剂量,缓解运动引发的血糖下降及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结果显示,运动模式显著减少胰岛素输送剂量并减缓血糖下降,但低血糖率无<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B%9F%E8%AE%A1">统计</a>学显著差异。</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0/1752988965926_8624274.png" />本研究基于一项Omnipod 5系统的大型临床试验延伸阶段,纳入38名年龄12至65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 7.5%)。采用随机三组交叉设计,每位患者分别完成三种试验情况的运动测试:运动模式提前60分钟启用(AF-60)、提前30分钟启用(AF-30)及未启用(Auto,常规自动模式)。每次测试为70分钟的中高强度跑步机运动(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64%-76%),运动前至少3小时未进餐,处于后吸收状态。运动前血糖控制于90&ndash;200 mg/dL间,若低于阈值则延迟运动或给予碳水化合物补充。运动期间监测指尖血糖,若血糖&lt;70 mg/dL则停止运动补糖。各测试间至少间隔两天。主要终点为运动期间发生低血糖(血糖&lt;70 mg/dL)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胰岛素输注剂量、血糖动态变化及运动后4小时内的血糖控制指标。</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结果</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患者基线特征</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患者平均年龄30&plusmn;15岁,BMI 24.7&plusmn;4.1 kg/m&sup2;,糖尿病病程16&plusmn;11年,HbA1c 7.5&plusmn;0.9%(58&plusmn;11 mmol/mol)。</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血糖动态和低血糖事件</strong></p> <p>三种治疗模式下,运动期间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比例分别为:Auto 42%、AF-60 29%、AF-30 24%,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34和P=0.14)。</p> <p>运动期间血糖最低值(nadir)在AF-60和AF-30分别为98&plusmn;4和96&plusmn;4 mg/dL,均高于Auto的89&plusmn;4 mg/dL(AF-60 vs Auto显著,P=0.02,AF-30 vs Auto趋势性差异,P=0.12)。</p> <p>运动期血糖下降幅度(运动开始至最低值)AF-60为44&plusmn;33 mg/dL,AF-30为36&plusmn;34 mg/dL,明显小于Auto的57&plusmn;35 mg/dL(均P&lt;0.05)。</p> <p>运动期间血糖变异系数(CV)AF-60和AF-30分别较Auto低3.64%和2.4%(AF-60 vs Auto P=0.03)。</p> <p>运动前1小时及运动期间,胰岛素投放量AF-60和AF-30均显著低于Auto(运动前降低约0.7&ndash;1.0单位,P&lt;0.001;运动中降低约0.6单位,P&lt;0.001)。</p> <p>运动后4小时的血糖控制无显著差异,但AF-30显示平均血糖略高于Auto(172 mg/dL vs 154 mg/dL,P=0.05)。</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0/1752988965937_8624274.pn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运动开始前1小时至运动后4小时的连续血糖监测趋势</p> <p><strong>葡萄糖监测趋势</strong></p> <p>三组运动期间的连续葡萄糖监测数据显示,AF-60和AF-30组在运动中期和结束时维持较<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30c6102e2607">高血糖</a>水平,同时血糖下降幅度较小,整体波动幅度减低。</p> <p><strong>胰岛素剂量变化趋势</strong></p> <p>运动前及运动中,AF-60和AF-30持续抑制胰岛素微量投放,清晰优于Auto模式下的剂量维持水平。</p> <table style="color: #333333;"> <thead> <tr> <th>指标</th> <th>AF-60</th> <th>AF-30</th> <th>Auto</th> <th>Auto vs AF-60 (P值)</th> <th>Auto vs AF-30 (P值)</th> </tr> </thead> <tbody> <tr> <td>运动期间发生低血糖患者比例 (%)</td> <td>29</td> <td>24</td> <td>42</td> <td>0.34</td> <td>0.14</td> </tr> <tr> <td>运动期间最低血糖(mg/dL)</td> <td>98&plusmn;4</td> <td>96&plusmn;4</td> <td>89&plusmn;4</td> <td>0.02</td> <td>0.12</td> </tr> <tr> <td>运动期间血糖下降幅度(mg/dL)</td> <td>&minus;44&plusmn;33</td> <td>&minus;36&plusmn;34</td> <td>&minus;57&plusmn;35</td> <td>0.02</td> <td>0.01</td> </tr> <tr> <td>运动前胰岛素投放量(单位)</td> <td>0.29&plusmn;0.23</td> <td>0.59&plusmn;0.48</td> <td>1.27&plusmn;0.81</td> <td>&lt;0.0001</td> <td>&lt;0.0001</td> </tr> <tr> <td>运动中胰岛素投放量(单位)</td> <td>0.33&plusmn;0.31</td> <td>0.31&plusmn;0.45</td> <td>0.94&plusmn;0.67</td> <td>&lt;0.0001</td> <td>&lt;0.0001</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color: #333333;"><br /><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0/1752988965944_8624274.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图:运动前和运动中胰岛素差异</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意义与展望</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揭示了Omnipod 5系统运动模式启用在控制运动期间胰岛素投放和血糖动态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提前30或60分钟设置运动模式,能够有效减少胰岛素输注剂量,延缓血糖下降,降低血糖波动幅度,为1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管理上提供更<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的辅助工具。然而,低血糖的发生率未显著下降,提示单独启用运动模式不足以消除运动低血糖风险。现实世界中,患者往往难以提前1-2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食用碳水化合物,部分原因是缺乏预见性和复杂操作。研究建议,为更好地预防低血糖,推荐配合更早介入运动模式使用、更合理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及持续血糖监测。同时,本研究强调个体近期血糖水平及趋势对低血糖风险的影响。</p> <p style="color: #333333;">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延长运动时长及探索不同运动类型对血糖和胰岛素需求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运动模式激活的时间窗口和自动调节算法。此外,结合智能算法预测低血糖风险和提供个性化运动策略,将为实现安全运动提供有力保障。</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Lauren V. Turner, Jennifer L. Sherr, Dessi P. Zaharieva, et al. Use of the Omnipod 5 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Activity Feature Reduces Insulin Delivery and Attenuates the Drop in Glycemia Associated With Exercise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iabetes Care. 2025;48(9):1&ndash;9. DOI: 10.2337/dc25-0141.</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17, tagName=胰岛素), TagDto(tagId=1190, tagName=血糖), TagDto(tagId=1558, tagName=运动)],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6, categoryName=内分泌,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292, appHits=4, showAppHits=0, pcHits=17, showPcHits=288, likes=0, shares=1,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un Jul 20 13:17:14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昨天,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56055, editor=内分泌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98af8624274, createdName=清泉心田, createdTime=Sun Jul 20 13:24:41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Sun Jul 20 13:51:37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dc250141.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856762, encryptionId=4076856e62c3, articleId=f6ba88e40625,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Omnipod 5系统的运动模式提前30分钟和60分钟启用,对胰岛素输注量的影响有何不同?, answer=提前60分钟启用运动模式(AF-60)比提前30分钟(AF-30)能更显著地减少胰岛素输注量,AF-60在运动前1小时减少约1.0单位,AF-30减少约0.7单位。,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2990717129, updatedAt=1752990717129}, {id=856764, encryptionId=b94d856e64e9, articleId=f6ba88e40625,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1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中高强度运动时,除了启用运动模式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低血糖?, answer=建议结合碳水化合物补充、持续血糖监测,并根据个体血糖趋势调整运动计划,长时间运动可能需要更早启用运动模式或临时提高血糖目标。,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2990717129, updatedAt=1752990717129}])
dc250141.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105, encodeId=507922e41058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618386e1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岛素#</a> <a href='/topic/show?id=ead98981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糖#</a> <a href='/topic/show?id=babc9413eb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运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3867, encryptionId=31618386e18, topicName=胰岛素), TopicDto(id=89818, encryptionId=ead9898189d, topicName=血糖), TopicDto(id=94137, encryptionId=babc9413eb6, topicName=运动)],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20 13:51:37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昨天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 Medicine:肥胖症患者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后蛋白质组的变化

司美格鲁肽与真实世界蛋白质组图谱的比较揭示了对疾病特异性蛋白质组特征的潜在益处,包括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特定蛋白质的下调,支持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潜在药物再利用机会的报道效果。

胰岛素该如何正确储藏和携带?掌握这些要点,让胰岛素“保鲜”又“高效”!

胰岛素对温度、光照等敏感,未开封宜存冰箱冷藏室(2℃ - 8℃),开封后可室温(25℃ - 30℃)保存 4 周,需避光防潮。外出时短途用保温袋,长途用便携式冰箱,乘飞机应随身带。

Cell:全球首次!干细胞治疗“彻底逆转了糖尿病”;患者:我现在可以吃糖了。。。

25 岁 1 型糖尿病女性接受自体重编程干细胞移植后产生胰岛素,成为全球首例。介绍该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Lancet:嫌每天一针太麻烦?每周一针的胰岛素Efsitora,降糖效果同样良好!就是有这个问题。。。

QWINT-5研究旨在评估Efsitora与传统每日一次的长效胰岛素Degludec相比,在血糖控制、低血糖事件、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最新共识一文解读:GLP-1RA 联合胰岛素治疗 T2DM 如何用,这 3 点你要了解!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肖新华教授就《GLP-1 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本文将为读者梳理该专题的精彩内容。

《柳叶刀》子刊:每周一次,超长效降糖,2/3时间血糖均达标!长期安全有效

ONWARDS 1 试验探索性分析表明 icodec 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 U100 对 2 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安全,icodec 胰岛素 TIR 更高且未增低血糖发作时长。

Nature子刊:中南大学李霞/赵斌/周智广发现调控1型糖尿病进展与缓解的新机制

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先前未知的免疫细胞新亚群的动态相互作用,即TIGIT+Treg-TGF-β-CD226+CD8+ T,该作用轴不仅调控免疫环境的稳态,还为T1D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

真实世界研究证实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可优化降糖且兼具减重获益

本研究首次在真实世界中证实,洛塞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促进体重下降,尤其对肥胖、女性及病程较长患者效果更为突出。

【今日分享】《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文章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诊治专家共识》(2024年版)进行详细解读,以期提高PCOS合并IR的规范化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