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教授:腹腔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

2025-02-25 感染前沿 感染前沿 发表于陕西省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晖教授分享“腹腔感染的临床诊治”,感染前沿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是涉及腹腔内脏器或腹膜的感染性疾病,涵盖从常见急腹症到危重复杂感染等多种类型。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晖教授分享“腹腔感染的临床诊治”,感染前沿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病例概述

患者:中年男性,54岁,上海人。

主诉:发现肝门部占位一年余,皮肤黄染三月。

入院时间:2021年7月9日。

病史回顾

慢乙肝病史

2018年在瑞金医院门诊发现慢乙肝,开始口服TAF抗病毒治疗。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病史,否认吸烟史,有饮酒史(约100g酒精,3次/周),否认恶性肿瘤家族史。

肿瘤诊断与治疗

2019年7月体检发现CA199稍升高,12月明显升高。外院PET-CT提示肝门部占位,考虑为肝门胆管癌。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外院接受GEMOX+安维汀化疗4次。2020年3月行门静脉造影+部分栓塞术,4月行扩大右半肝+肝尾状叶切除术+复杂肠粘连松懈术+胆囊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胆管空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高-中分化胆管细胞癌,淋巴结转移6/7。

后续治疗与复发

2020年7月起接受PD-1治疗,共13个疗程。2021年5月12日无诱因下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皮肤瘙痒、腹痛、白陶土样便,入住当地医院。诊断为肝门胆管癌综合治疗术后,腹水,黄疸,胆管炎。

治疗与转院

2021年6月4日行肝活检,提示药物相关损伤伴胆道慢性梗阻改变。经多次治疗,退黄无效,于7月8日自动出院。2021年7月9日转入瑞金医院感染科。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WBC 4.10x109/L,Hb 90g/L(↓)。

CRP:51.30mg/L(↑)。

PCT:1.33ng/mL(↑)。

血氨:77.0μmol/L(↑)。

DIC:APTT 34.4秒,PT 15.9秒,INR 1.36,TT 17.30秒,Fg 3.2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6.0mg/L,D-二聚体定量1.57mg/L(↑)。

红细胞沉降率:20mm/h。

D-1,3葡聚糖:阴性pg/mL。

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包括总胆红素677.8μmol/L(↑),直接胆红素313.1μmol/L(↑)。

肾功能:尿素13.2mmol/L(↑),其他指标正常。

电解质:钠121mmol/L(↓),氯84mmol/L(↓),其他指标正常。

肿瘤指标:多项升高,包括糖类抗原199 1780.1U/mL(↑)。

胸水、腹水超声: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腹腔内见无回声区,最深处约119mm。

影像学检查

腹部MR增强显示胆肠吻合口狭窄伴高位胆道梗阻,慢性胆管炎,肝损改变,门静脉高压,脾肿大等。

MRCP-MR平扫确认胆肠吻合口狭窄伴高位胆道梗阻,慢性胆管炎。

微生物学检查

胆汁培养及胸腹水培养:2021年7月14日行PTCD+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引流液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后续胆汁培养发现发酵乳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热带假丝酵母菌。

诊疗经过

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补充人血白蛋白、丙球等支持治疗。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中度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给予输血、升白、升血小板等治疗。

停服米诺环素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水肿好转,腹水明显减少。2021年8月20日检查结果显示总胆红素降至63.8μmol/L(↑),其他指标也有所改善。

2021年8月24日患者好转出院,继续靶免综合治疗。

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分类

定义与发生机制


IAI多因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导致菌群易位,病原体以肠道常驻菌为主,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占比达60%-80%。

感染来源可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阑尾炎、憩室炎等,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为主。医疗相关性感染:术后感染、胆道支架相关感染,耐药菌(如产ESBL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念珠菌感染风险增加。

常见感染类型及病原谱

腹腔感染类型多样,病原谱广泛,涵盖多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及厌氧菌。

图片

腹腔感染的核心诊治策略

感染源控制

外科干预指征: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肠穿孔、脓肿直径>3cm或保守治疗无效。

微创技术应用:超声/CT引导下穿刺引流、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可降低手术创伤。

抗感染治疗原则

经验性治疗需覆盖需氧革兰阴性菌(如三代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厌氧菌。根据培养结果降阶梯,重点关注产ESBL肠杆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念珠菌。

特殊类型感染管理

图片

耐药时代下的治疗优化

耐药风险评估

高风险标志:90天内广谱抗生素暴露、ICU住院史、留置导管/支架。

病原学筛查:血培养、引流液宏基因组测序(mNGS)可快速识别耐药基因(如KPC、NDM)。

个体化给药策略

万古霉素谷浓度需维持15-20mg/L,美罗培南延长输注(3小时)可优化PK/PD。联合用药可选择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XDR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产金属酶肠杆菌)。

辅助治疗进展

免疫调节:丙种球蛋白用于脓毒症合并低球蛋白血症(<15g/L)。

肠道微生态管理: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可能减少多重耐药菌定植。

总结

  • 复杂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主要致病菌为肠道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耐药发生率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及时诊断、有效控制感染源和抗感染治疗是有效治疗腹腔感染的关键因素。药物的选择需结合失败风险评估和微生物评估,疗程需结合感染源控制和治疗情况考虑。

  • 腹腔感染专家共识和指南依据感染类型及主要致病菌推荐抗感染治疗方案,应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683, encodeId=31712253683f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07364686d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治疗策略#</a> <a href='/topic/show?id=c9b3855951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腹腔感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4686, encryptionId=d07364686d8, topicName=治疗策略), TopicDto(id=85595, encryptionId=c9b38559517, topicName=腹腔感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26 14:12:10 CST 2025, time=2025-02-2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柳叶刀》子刊:这种中国南方高发癌,治愈可能达95%!符合这些特点,希望更大

研究表明当前治疗策略下鼻咽癌有统计学治愈可能,78.1%患者可达普通人预期寿命,年龄等5类风险因素影响治愈概率。

抑郁症复发率高达85%!JAMA:对抗抑郁的3大关键问题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关于成人抑郁症管理的综述,本文结合该综述与《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着重向读者介绍抑郁症前沿治疗进展。

Biomed Pharmacother:姜黄素和纳米递送系统:乳腺癌靶向治疗和诊断的新方向

本文综述了姜黄素的化学背景、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揭示了姜黄素治疗乳腺癌的具体机制。探索了基于姜黄素的纳米递送系统在乳腺癌治疗诊断中的潜力,为加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会议撷萃】陈新月教授:慢乙肝非优势人群转化为优势人群的治疗策略及管理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陈新月教授在会上进行了“慢乙肝非优势人群转化为优势人群的治疗策略及管理”主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精彩内容。

石明教授: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深度解析与治疗策略精粹

我们邀请到国药东风总医院石明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揭开慢性支气管炎的神秘面纱。从疾病的成因、症状表现,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石明教授将为我们提供一份全面的疾病管理指南。

【协和医学杂志】FIGO 2018 ⅢC期宫颈癌的预后及治疗策略

本文通过对最新文献进行复习,分析影响FIGO2018 ⅢC期CC的预后因素,并提出相应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JAHA: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特点及治疗策略

在这个大型的中国AF登记中,HF的分布与非AF人群不同。AF合并不同类型HF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与保留EF的HF组相比,EF轻度降低的HF患者和EF降低的HF患者的院内结局发生率更高。

管理CAR-T细胞毒性的新策略

CAR - T 细胞疗法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佳,但 CRS 和 ICANS 限制其应用。现有策略分级管理,新兴策略从多方面探索,未来有望实现更安全治疗。

Nature系列综述:HR+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文章强调,这些新兴治疗策略有望为HR+乳腺癌患者带来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毒性和过度治疗。

全球约30%的人有脂肪肝!《柳叶刀》子刊:3大危险因素、4类治疗策略

近期,《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Seminar系列关于脂肪肝的内容,探讨了管理脂肪肝的临床实践策略、治疗靶点等相关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