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子宫胎盘循环,让产科麻醉用药游刃有余

2025-07-02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产科麻醉需考虑孕期生理对产妇影响及胎儿保护,涉及胎盘循环建立、子宫与脐血流等,其变化与子痫前期等相关,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血流。

产科麻醉的特殊性在于,我们麻醉医师不仅要应对孕期生理变化对产妇生命体征、乃至麻醉效果的影响,也要时刻保护好子宫内那个脆弱的胎儿。看似不大的循环波动或者氧供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涉及到麻醉实施及用药,我们更是担心对这个宝宝有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胎盘循环的建立:

母体与胎儿循环的成功建立需要胎儿滋养层成功侵袭蜕膜层;伴随着血管壁肌肉组织消失,母体螺旋动脉重建;以及母体的血流转换成高容量、低阻力的系统。

(1)低氧刺激胎盘的血管生成是通过活化低氧诱导因子-1a实现的,后者可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这使得滋养层侵袭成功。血管再生成功需要相对缺氧,因为高氧环境使滋养层内生成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被认为能干扰血管生成。

(2)螺旋动脉重建发生于受精卵着床的早期。

①螺旋动脉的重建失败是一种解剖缺陷,常见于子痫前期产妇。

②孕早期绒毛膜间隙高于正常的氧合被认为是主要的病理因素,导致血流量的下降和血管再生的失败。

【临床要点】母体动脉重建之后为绒毛间隙提供血液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血管重建失败是子痫前期的主要病理特征。

其次,我们来看看子宫血流:

足月时子宫血流(UBF)每分钟约700ml,其中70% ~ 90%流经绒毛膜间隙,其余的提供子宫肌层的代谢需要(详见下图2-2)。

(1)足月时子宫动脉血管床的血管舒张已达到最大化,因没有自身调节功能而不能进一步被扩张。

分娩时子宫收缩和脐带压迫会引起子宫血流间歇性的中断;这可能是大多数正常分娩时发生胎儿窘迫最可能的机制。子宫血流取决于压力差/阻力的关系。

UBF=(子宫动脉压力一子宫静脉压力)÷子宫血管阻力

(2)引起子宫血流下降的因素。

①分娩时规律宫缩和子宫张力异常增高是引起子宫血流下降的原因。胎盘早剥、子宫收缩过速和x肾上腺素能活性过强(常由于母体内源性儿茶酚胺过多)都可导致子宫张力异常增高。

②母体的低血压常常因为交感神经阻滞、主动脉下腔静脉压迫、心排血量减少、母体相对血容量不足(同样可能出现在椎管内镇痛/麻醉时),以及出血和体位不当。

③母体的严重高血压[慢性的、药物诱发的(如可卡因)]可引起胎盘早剥;慢性高血压随时间延长可引起子宫血管异常,逐渐引起子宫血流的下降。

④外源性的血管收缩药物(大多是α肾上腺素能药物)可减少子宫血流;但是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椎管内镇痛/麻醉引起的低血压。

⑤局麻药误入血管时可引起子宫血流下降。

⑥椎管内阻滞后由于母亲疼痛的缓解引起子宫张力的增高。这可能与内源性的交感活性下降有关。

虽然椎管内镇痛时母体肾上腺素水平下降,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趋向于维持正常,最终反而可能导致相对的α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增加。

【临床要点】椎管内镇痛起效时子宫张力增加引起胎心率的变化,原因可能是母体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

(3)引起子宫血流增加的因素很少。降血压药(如腓屈嗪)治疗慢性高血压时可增加血流。分娩时实施椎管内镇痛会增加子宫血流,尤其是子痛前期的产妇。

图片

图中显示了择期剖宫产产妇的母体和脐带血的血气数值、pH、 碱剩余(BE)和氧含量(CO2),也显示了平均动脉压(MAP)、耗氧量,以及流经子宫、胎盘、胎儿的氧量(QO2)。

(4)由于卵巢动脉也贡献血流,基于子宫动脉血流测得的子宫胎盘血流参数并不能准确反映总的血流。

①绒毛间的血流近似于临床相关的胎盘血流。在动物实验中,通过静脉注射可追踪的化合物后根据Fick方程可计算血流量。该方法需收集从子宫流出的全部静脉血流,在人类研究中是无法实现的。临床研究曾用静脉注射微量Xe并计算经子宫的放射性衰变或者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白蛋白来测绒毛间的血流。

②通过多普勒超声测量骨盆边缘子宫动脉的血流(近离开髂动脉处)是最有价值的评估子宫血流的方法。血流的计算公式如下。

Q= VRBcXA where VRBc=(△f1/f0)x(c/2x cosθ)

其中,Q指总血流,VRBC指红细胞的速率,△f指声波频率中多普勒频移,fo 指初始的声波频率,c指组织中声波的速率,θ指探头与动脉轴线间的角度。由于结果取决于θ角的准确测量,因此通过多普勒波形(与θ角无关)获得的指数(收缩/舒张、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可以用来评估血管阻力。

再次,我们来看看脐血流:

根据多普勒超声的测量,足月时脐血流接近100~ 120ml/(kg·min)(详见图2-2)。

(1)除了脐血管最近端部分,胎儿胎盘循环并不受全身交感神经的支配。因此胎儿血流调节由循环内激素作用和局部自身调节决定,后者是由一氧化氮和乙酰胆碱代谢介导实现。

(2)胎儿循环中低氧引起血管收缩可能是由于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减少,并且这种收缩可导致胎儿循环血流的重新分配,这与肺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非常类似。

(3)多普勒超声通过测量红细胞速率后使用上述公式可评估脐动脉血流。在产科疾病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子痫前期)随时间变化着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收缩/舒张可用来评估胎儿动脉阻力,这些参数有利于确定最佳的分娩时间。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710, encodeId=0c7822e1710f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0cb245383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产科麻醉#</a> <a href='/topic/show?id=6a2f1282e56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胎盘循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538, encryptionId=d0cb245383f, topicName=产科麻醉), TopicDto(id=128275, encryptionId=6a2f1282e568, topicName=胎盘循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02 11:09:06 CST 2025, time=2025-07-0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02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Chin Med Jouranl: 硬膜外羟乙基淀粉可以改善意外硬膜穿刺后的头痛

本项研究结果证实该预防策略与产科ADP后 PDPH 风险的大幅降低有关。该策略包括在硬膜外镇痛时和硬膜外镇痛后分别重新放置硬膜外导管和连续硬膜外镇痛和两次剂量的硬膜外HES。

产科麻醉中的钙通道阻滞药

产科中,应用钙通道阻滞药保胎或者控制妊高症是常见现象。那么,这些药物对麻醉是否有影响呢?是否会成为影响麻醉安全的因素呢?

新生儿复苏,只有一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一定要牢记

尽管干了这么多年的麻醉,也曾历经多次抢救,但对新生儿的抢救一直都十分紧张。趁手术间歇,重新捋了一下新生儿复苏的相关要点,同时分享给大家:

外科史6个著名八卦!看看你知道几个

导读:带你见识外科史上著名的患者、著名的疾病、著名的外科手术!最近Medscape搞了一个小测试,内容是外科史上著名的患者、疾病和著名的外科手术,号称传承一下咱们的“外科遗产”。来看看自己继承了几个吧!最倒霉的探索者相比起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探险,在北美内部进行的的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似乎是中国人很陌生的事件。我们先来看这张图——1804年,图中的美国和我们现在的美国还完全不是一回事,处在东面的红色

产科麻醉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如果需要遵从多个伦理原则,在选择遵守其中一条时,那么可能与其他的原则发生冲突,而出现伦理难题。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麻醉(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是产科常用非椎管内麻醉技术,本文介绍其解剖基础、操作技术,强调超声引导为首选,能提升精准度,同时指出要关注局麻药剂量以防中毒。

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2017)

近年来, 产科临床麻醉和研究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的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和仔细评价相关证据, 在2008 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观点、新理念,如: 择期剖宫产麻醉前禁食水的要求、高危产科麻醉及并发症的处理原则、产科困难气道的处理原则、产科围术期血液保护等, 撰写了2017 版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产科麻醉:穿刺要点总结

目前剖宫产应用最普遍的是腰硬联合麻醉或单次腰麻,穿刺及给药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剖宫产麻醉的质量,而腰麻穿刺椎间隙的选择还在理论上与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的关联。

当产科麻醉遭遇哮喘,如何从容应对?

无论是生活中或者医学领域,我们都知道哮喘发作甚至可以引起致命的严重后果。那么,妊娠是否对哮喘有影响?哮喘是否对妊娠有影响?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给麻醉医师带来哪些挑战?麻醉医师如何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