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ol Res | 肠道微生态、代谢产物与肺动脉高压:相互调控机制与潜在治疗策略

2025-06-08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肠道微生态紊乱及其代谢产物异常是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肠-肺轴调控在PH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进行性发展、致死率较高的心肺疾病,主要特征为肺血管阻力及压力持续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尽管目前已有多种药物针对血管扩张、抗增殖、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但患者长期预后仍不理想,疾病机制亟待进一步阐明,尤其是关于全身性因素对肺血管病变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肠-肺轴”(gut-lung axis)概念的提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据表明,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微生态失衡,表现为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的异常改变,提示肠道微生态紊乱可能在PH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PH患者肠道内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数量减少,而条件致病菌如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等异常增殖,导致微生态结构紊乱。这种菌群失衡状态直接影响机体代谢水平,进而通过血液循环、神经调节及免疫信号通路影响肺血管功能。

目前已确认多种肠道来源代谢产物参与PH的发生机制,其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三甲胺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胆汁酸(Bile Acids)及色氨酸代谢产物尤为重要。SCFAs如丁酸、丙酸、乙酸具有抗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维持血管稳态等作用,其在PH患者血浆及肺组织中含量显著降低。而TMAO水平升高已被证实促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增殖及炎症反应,参与PH病理过程。

此外,胆汁酸作为肝-肠-肺轴的重要信号分子,可通过激活TGR5、FXR等受体调控血管舒缩、抗氧化应激及纤维化进程。色氨酸代谢产物中的吲哚类物质、犬尿氨酸等,也被证实影响血管收缩、免疫应答及氧化应激反应,与PH密切相关。

基于肠道微生态-代谢产物-肺血管相互调控机制,近年来多项研究围绕肠道微生态干预治疗PH展开探索。包括特定有益菌补充(如益生菌、益生元)、定制化饮食干预、选择性抗生素应用、粪菌移植(FMT)以及肠道靶向代谢物调节剂的开发等,均展现出良好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宏基因组测序、代谢组学、多组学整合分析技术发展,PH相关微生态研究正从细菌向病毒、真菌及宏病毒组水平拓展,预计将揭示更多微生态组分与PH进展的潜在关系。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新型代谢产物及其相关酶靶点研究、药物-菌群相互作用机制、选择性抗生素及精准肠道菌群移植策略等,正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

目前,已有部分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干预在动物模型中获得积极疗效,如丁酸钠补充改善PH小鼠模型血管重构、粪菌移植降低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肥厚等,但临床证据尚有限,需进一步在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肠道微生态紊乱及其代谢产物异常是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肠-肺轴调控在PH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未来,通过挖掘PH相关关键菌株、靶向代谢产物及调控机制,有望开发出集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于一体的新型手段,为PH患者带来更精准、更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Yang J, Liu J, Gu H, Song W, Zhang H, Wang J, Yang P. Gut microbiota, metabolites,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Mutual regulation and potential therapies. Microbiol Res. 2025 May 29;299:128245. doi: 10.1016/j.micres.2025.12824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48004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402, encodeId=d8a122684020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bad820e11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动脉高压#</a> <a href='/topic/show?id=8de681666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肠道微生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666, encryptionId=8de681666e2, topicName=肠道微生态), TopicDto(id=82071, encryptionId=0bad820e112, topicName=肺动脉高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08 15:01:43 CST 2025, time=2025-06-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Thorax :口服药物Hymecromone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本项概念验证性临床试验为Hymecromone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前瞻性依据。

Circ Res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张宜乾/姜波团队发现肺动脉高压中间质巨噬细胞调控肺动脉纤维化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在远端肺动脉内招募聚集的间质巨噬细胞亚群通过WNT11/PCP通路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分泌,导致动脉中膜纤维化和动脉重构,从而促进肺动脉高压进展。

PNAS: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健康寿命特征评分体系研究进展

健康寿命蛋白质组学特征评分体系的构建和验证,为衰老与健康寿命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

Circ Res 哈尔滨医科大学/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马翠团队发现超级增强子相关的HCG20调控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SE-LncRNA HCG20通过U2AF2介导的EIF2AK2可变剪接促进PAEC功能障碍的新机制,为PH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 

Biomaterials:基于新型细胞外囊泡平台的靶向Apelin递送策略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

本研究首次将Apelin-13与CAR肽协同修饰于EV膜表面,开发出兼具治疗性与靶向性的多功能EV药物递送平台,显著提升Apelin在肺血管病灶区域的递送效率与治疗效果。

《Circulation Research》:MHCII^hiLYVE1^loCCR2^hi间质巨噬细胞介导肺小动脉中膜纤维化并加重肺动脉高压 ——重磅发表中山大学张宜乾团队最新成果

本研究深度剖析了PH血管纤维化的细胞来源、分子机制及潜在干预路径,为PH精准分子治疗探索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丰富了巨噬细胞-血管互作机制认知,具有重要基础与临床转化意义。

Phytomedicine:岭归栀甘汤通过调控巨噬细胞IL-6分泌抑制肺动脉高压进展

症因子特别是IL-6在PH病理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巨噬细胞作为主要IL-6来源,其极化状态直接影响肺血管微环境。

Hypertension 哈医大朱大岭教授团队发现ca-circSCN8A通过LLPS介导的R-loop促进HPASMCs铁死亡

该研究揭示ca-circSCN8A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操纵非亲本基因启动子R-Loop调控基因转录的新机制。 

JAHA:环境空气污染与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流动力学和长期预后的关系

在全球范围内,空气污染是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环境决定因素。长期暴露于PM2.5和PM10不仅与肺动脉高压患者死亡或肺移植风险增加有关,而且还会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和肺血流动力学。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Fancl缺陷促进肺动脉高压发生,一种DNA损伤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新型治疗靶点

本研究系统阐明了DNA损伤修复障碍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拓展了PAH分子机制新认识,提示针对DNA损伤修复的分子靶向策略有望成为PAH治疗新方向,值得在后续临床及转化研究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