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文献】只有想不到,没有遇不到——1例少见的甲状腺病例

2024-06-19 衡道病理 衡道病理 发表于上海

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理专家Mete等人在Endocr Pathol 杂志报道了一例少见的甲状腺病例,其“揭秘”要点可能就在病史:获知病史,其诊断会容易的多!

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理专家Mete等人在Endocr Pathol 杂志报道了一例少见的甲状腺病例,其“揭秘”要点可能就在病史:获知病史,其诊断会容易的多!如果病史未知,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范围可能要漫天撒网……

图片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问题,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病理科王强医师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给大家。

例展示

患者男性,33岁,因右侧甲状腺肿物进行性增大、导致气管偏移及不适而就诊。首次就诊时,头颈部CT检查在右侧甲状腺可见2.9cm的低密度异质性结节;不到6个月的时间间隔内,该肿物达到了7.1cm。经粗针穿刺活检后,做了右侧甲状腺切除术。

病理检查,粗针穿刺活检标本及手术标本中均为上皮样肿瘤细胞、呈实性生长,伴局灶坏死。镜下可见局灶侵及颈部肌肉。核分裂计数在热点区为21个/10mm2

免疫组化检测中,因为有陷入的非肿瘤性甲状腺滤泡而Tg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弥漫着色;肿瘤细胞并不表达TTF1、PAX8、CAM5.2、INSM1、GATA3、S100、HMB45、desmin。

图片

图1. 该肿瘤组织学表达为有局部侵袭性的上皮性肿瘤,呈实性生长;肿瘤内混有内含胶质的甲状腺滤泡。

图片

图2. 图示肿瘤内混杂的、内有胶质的甲状腺滤泡及局灶坏死(箭头所示);核分裂多见(椭圆形所示)。

图片

图3. 免疫组化检测,因为有陷入的非肿瘤性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以Tg呈弥漫着色,且这些细胞也表达TTF和PAX8,而肿瘤细胞并不表达TTF1和PAX8。

“魔术”进行到这一步,您考虑该例可能诊断什么呢?!

按照我们的肿瘤病理诊断套路,在确定是肿瘤的情况下,首先要分清良恶性;其次要注意是原发还是转移;第三才是在上述信息基础上进一步分类和提供更多病理信息。本例从坏死、核分裂的角度,判定为恶性是没有问题的;但,到底是原发、还是转移呢?!原发与转移的病变中,又分别需要考虑哪些瘤种呢?!

问题似乎千头万绪,但患者的病史给我们“揭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患者10年前曾做过胃部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切除,且5年前出现了腹膜复发,2年前出现了肝脏和肺部的转移。

难道这个病例会是GIST转移到甲状腺?加做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阳性表达CD117、DOG1、SMA,局灶表达CD34。综合相关病史、形态学及免疫组化都支持转移性GIST的诊断!二代测序检测,可见多个KIT致病亚型的改变,同时伴有意义未明的BARD1亚型、PTEN拷贝数缺失。

图片

图4.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弥漫阳性表达CD117、DOG1和SMA,Ki-67增殖指数经软件自动计数,热点区达51%。

小结

肿瘤转移至甲状腺时,因为其形态学可能会类似甲状腺原发肿瘤,因此可能会造成诊断困难。病例发生于年轻人、表现为肿瘤转移至肿瘤、或孤立性转移的情况下,难度尤其大;有时候转移性肿瘤还可能是肿瘤性病变的首发表现,反之也可能是数十年之后的迟发表现。不管如何,相关临床病史会极大的帮助我们做出明确诊断,比如根据相关病史加做相应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本文病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际例子:发生于年轻人,甲状腺内的孤立性转移,且GIST转移至甲状腺极为少见。文献中GIST转移至甲状腺的病例只有十余例,且一例69岁、首发表现为甲状腺转移的患者最初被误判为了甲状腺间变性癌。

仅从病理诊断的角度来说,其实内分泌肿瘤可表现为多种形态,甚至本文原文称很多可以表现为“披着羊皮的狼”(many faces with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就本例来说,临床为侵袭性生长,形态学为浸润性上皮性肿瘤、伴实性生长,有肿瘤坏死,且核分裂活性升高,这些都提示恶性肿瘤。不过,存在陷入的滤泡上皮,可能会被误判为甲状腺原发的癌。从形态学角度来说,疏松黏附的上皮样肿瘤细胞、胞质嗜双色性,还要注意高级别髓样癌的可能,尤其是年轻患者。此外,Tg弥漫阳性且有陷入的非肿瘤性滤泡,也可能会误判为高级别滤泡细胞来源的甲状腺癌伴去分化。

甲状腺间变性癌很少发生于年轻人。好在本例形态学也并不符合间变性癌,低分化甲状腺癌倒是需要考虑鉴别。还要注意的是,评估滤泡细胞来源病变的时候,Tg弥漫阳性要注意结合TTF1和PAX8的结果做出结论:低分化甲状腺癌会弥漫阳性表达TTF1和PAX8,但Tg的表达会降低甚至缺失;甲状腺间变性癌中一般Tg阴性,但罕见情况下会有TTF1和PAX8的共表达,随着去分化程度的加重,一般会先出现TTF1的表达缺失、后出现PAX8的表达缺失。总之,对于甲状腺病理来说,不表达TTF1和PAX8的未分化癌、且无BRAF p.V600E突变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鉴别其他的高级别癌。因此,本文中提到的转移性GIST被误判为甲状腺间变性癌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参考文献及书籍:

Mete O, Kefeli M, Gilbert R, Gupta AA. Uncommon Mimicker of a High-Grade Thyroid Carcinoma: Solitary Thyroid Metasta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Endocr Pathol. 2024 Jun;35(2):154-157. doi: 10.1007/s12022-024-09806-3. Epub 2024 Mar 5. PMID: 3843871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2224, encodeId=749c22122249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6ade07681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病例#</a> <a href='/topic/show?id=b02e69845d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甲状腺#</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9845, encryptionId=b02e69845d9, topicName=甲状腺), TopicDto(id=70768, encryptionId=b6ade07681f, topicName=病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28 23:49:08 CST 2024, time=2024-06-2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6-2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当患者家属拿着我写的文章来找我......

我曾经发表过肺动脉肉瘤的病例,在2015年就曾经有过一位患者家属通过搜索文章后找到我,今天这是第二次肺动脉肉瘤的病例找到我。

病例分享:12年前冠心病支架植入过,现在查出肺癌,还又有冠脉重度狭窄,怎么办?

回顾来看这个病例,浸润性腺癌,存在STAS现象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尽早手术是正确的。

病例分享:我不单阳了,还肺炎了--胸外科医生现身说法新冠肺炎

条件允许尽量休息,纯休息。即使体温正常了,也不宜劳累,少活动

病例分享:双肺磨玻璃结节均考虑微浸润性腺癌可能,如何进行治疗或随访决策?

肺结节的诊疗,真的需要医生付出更多的思考与心血,真正做到一人一策,个体化、个性化的决策。

病例分享:说好的原位癌不需要切肺叶,这个为什么又切了呢?

此例随访进展,有血管进入与穿行,有毛刺,有浅分叶,有胸膜牵拉征,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可以考虑手术。

病例分享:漏诊差点酿大错!极具迷惑性的肺结节,结友与医生都要特别警惕!

肺结节手术方式的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如何手术需要充分的医患双方沟通,是各种利弊权衡之后患方的自主选择,医生是协助者与实施配合者的角色。

问诊分析:该粗的时候要粗,该细的时候要细--肺结节随访没有进展?我看有呀!

肺结节的影像判断,具体数值上,大小相差1毫米、2毫米,或者3毫米都不是关键,因为测量有误差、扫描的层面也不一定完全一致。

【病例报告】猎人弓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BHS患者报道如下,希望通过分析该患者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经过,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减少其漏诊率及误诊率。

病例AB选:当磨玻璃肺癌合并新冠肺炎,我是傻傻分不清!你能分清吗?

病灶8与病灶11是较为符合炎性的,其他的多也是瘤肺边界清,有血管进入或穿行,瘤肺边界与轮廓清,表面也不平的多,感觉与平时分享的早期肺癌的影像很像

病例分享:这样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可不是炎症,而是典型的浸润性腺癌!

但是否检测需要多学科讨论并与患方充分沟通后由患方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