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丘脑底核 LFP 的神经生理学特征导致帕金森病睡眠碎片化

2024-12-0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STN LFP 的特征有助于解释 PD 睡眠碎片化的神经生理机制,从而为睡眠功能障碍的新干预提供信息。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影响基底神经节(BG)的多巴胺能系统。PD患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功能减退和步态异常,也可能有认知和行为问题;痴呆在病情严重的患者中相当常见,超过三分之一的病例也会发生重性抑郁障碍和焦虑症。其它可能伴随的症状包括知觉、睡眠、情绪问题。

PD患者除了运动迟缓、强直、震颤、平衡障碍等明显的运动障碍外,80%以上的PD患者还存在睡眠障碍。 睡眠碎片化尤其与睡眠维持性失眠和白天过度嗜睡相关,可能进一步与认知障碍和加速疾病进展相互作用。然而,相关的神经生理学模式和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使用具有实时无线记录能力的深部脑刺激 (DBS) 记录了 13 名 PD 患者的底丘脑核 (STN) 局部场电位 (LFP),这些患者接受一晚多导睡眠图记录,DBS 手术后 1 个月,在初始编程之前,当患者停止用药时。分析了表征不同睡眠阶段的 STN LFP 特征,与觉醒和睡眠碎片指数相关,以及 N2 和 REM 睡眠期间的先前阶段转换。

来自我国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国家神经调控工程研究中心的学者使用具有实时无线记录能力的深部脑刺激 (DBS) 记录了 13 名 PD 患者的底丘脑核 (STN) 局部场电位 (LFP),这些患者接受一晚多导睡眠图记录,DBS 手术后 1 个月,在初始编程之前,当患者停止用药时。分析了表征不同睡眠阶段的 STN LFP 特征,与觉醒和睡眠碎片指数相关,以及 N2 和 REM 睡眠期间的先前阶段转换。

结果非快速眼动 (NREM) 睡眠中的 β 和低 γ 振荡均随着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唤醒指数 (ArI)-beta NREM :r=0.9,p=0.0001,睡眠碎片指数 (SFI)-beta NREM :r=0.6,p=0.0301;SFI-gamma NREM :r=0.6,p=0.0324)。接下来我们检查了低到高功率比 (LHPR),即 theta 振荡与 beta 和低 gamma 振荡的功率比,发现它是睡眠碎片化的指标 (ArI-LHPR NREM : r=−0.8 ,p=0.0053;ArI-LHPR REM :r=-0.6,p=0.0373;SFI-LHPR NREM :r=-0.7, p=0.0204;SFI-LHPR REM :r=-0.6,p=0.0428)。

此外,在 NREM 第 2 阶段的长 beta 爆发(>0.25 s)被发现在完成过渡到具有更多皮质活动的阶段之前(朝向 Wake/N1/REM 与朝向 N3 (p<0.01)),并且与 STN 负相关纺锤体,在 STN LFP 中检测到,其峰值频率可与长 β 爆发区分开(STN 纺锤体:11.5 Hz,STN 长 β 爆发:23.8 Hz), NREM 睡眠期间的职业(β=−0.24,p<0.001)。

综上,STN LFP 的特征有助于解释 PD 睡眠碎片化的神经生理机制,从而为睡眠功能障碍的新干预提供信息。

原始出处:

Zhang G, Yu H, Chen Y, et al.Neuro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STN LFP underlying sleep fragment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24;95:1112-112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0595, encodeId=353822405955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f9485204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帕金森病#</a> <a href='/topic/show?id=52e1e30444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睡眠障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520, encryptionId=a1f9485204d, topicName=帕金森病), TopicDto(id=73044, encryptionId=52e1e304440, topicName=睡眠障碍)],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Dec 03 15:42:08 CST 2024, time=2024-12-0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4-12-0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脑病肠治,再添实锤!| 最新研究发现:靶向脑肠轴,为帕金森病干预策略提供新思路

本文介绍帕金森病等突触核蛋白病,强调脑肠轴机制,如肠道菌群失调可致帕金森样行为。甘露特钠靶向脑肠轴可改善相关症状,基于脑肠轴的整体治疗观或用于更多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屡获新突破,美国仍有192项在研基金支持(2024)

我们仅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在研帕金森相关项目进行梳理,希望给同仁们的选题思路提供一点启发。

暨南大学张雪娟/黄莹《AFM》:基于嗅区沉积调控和抗氧化策略的溶性液晶鼻喷雾剂用于改善帕金森病的治疗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以溶致液晶(LLC)为基材的搭载帕金森病一线治疗药物LDA和抗氧化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原位凝胶鼻喷剂LDA-EGCG IN。

研究证实:咖啡这样喝,能有效预防这一常见疾病!

2024年8月19日,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研究论文,探讨了不同类型咖啡的消费与阿尔茨海默病(ADRD)及帕金森病(PD)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自然-医学》:针对帕金森病“病根”,新药有效延缓甚至逆转运动功能下降

Prasinezumab 是靶向 α 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的单抗,在帕金森病试验中延缓运动功能恶化,甚至逆转,作用可能长期持续。

Nature Aging:老药新用,前列腺素F2α可能让衰老大脑恢复年轻

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可以被视为“大脑清除功能障碍”类疾病,这些疾病中,大脑难以有效清除有害废物。衰老是这些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

帕金森病康复训练新方法 | 虚拟现实(VR)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损害平衡和运动功能,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JNNP:北京协和医院发文人神经干细胞鼻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的一期研究

鼻内移植神经干细胞代表了治疗 PD 的新途径,并且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The Lancet:帕金森病的未来是什么?

《The Lancet》发表帕金森病系列文章,探讨其流行病学、病因及治疗,强调患病率上升及未满足需求,需多管齐下预防及更好治疗,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疾病缓解治疗是目标。

王共强:关注帕金森病的情感淡漠 | AHNA&2024

情感淡漠(apathy)是指一种动机减少的行为状态,临床表现为目标导向行为的减少和不同程度兴趣和情感的降低,并且不是因为意识水平下降引起。

拓展阅读

研究发现:多喝绿茶,能激活多种长寿蛋白,延缓衰老,预防这一老年疾病!

研究发现绿茶成分 EGCG 通过调控 SIRT3、FOXO1 等蛋白,减轻帕金森病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存活率最高达 94%,药效优于白藜芦醇。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代偿优化策略康复方案

帕金森病步态障碍致残性高,药物及神经调控效果有限。多模态代偿策略(感觉增强、认知动作调整等)通过重塑神经通路改善症状,个性化适配是关键。

帕金森病:body-first 与 brain-first之辨

帕金森病的体优先和脑优先假说为理解这种复杂疾病的异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框架。

论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PD、dPD以及MDD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性的探索,找到差异菌群,并进一步探索dPD患者的心理弹性、反刍思维等心理因素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dPD患者的诊治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论文解读|魏建设/乔军波教授团队揭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衰老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线粒体功能失衡、衰老及胶质细胞异常在PD中的交互作用机制,为理解PD病理进程提供了新视角。

帕金森前沿洞察:防治新知全解锁

无论你是想拓宽知识面,还是提升诊疗能力,这份资料都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