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右冠脉支架后顽固性慢血流,各种药物给了一箩筐!
2025-07-05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发表于上海
58 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右冠脉闭塞,介入治疗植入 3 枚支架时反复无复流,经救治后血流勉强恢复,术后置 IABP,提示急性心梗介入以恢复血流为重。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8岁,因持续胸闷3.5小时至急诊科就诊。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前壁心肌梗死,考虑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科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替格瑞洛180mg,静推肝素钠针5000IU。
冠脉造影
造影如下:
右冠脉近端急性闭塞,立即急诊介入治疗。
治疗过程
如下:
血流恢复,该不该结束手术?
植入第1枚支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植入第1枚支架,4.0×32mm,出现无复流,立即冠脉内给予硝普钠8次,共400μg,替罗非班10ml,尿激酶原10mg,血流好转。
结束手术?
植入第2枚支架:想收不能收,冠脉内再次多次应用硝普钠,给予替罗非班5ml。
植入第3枚支架:欲罢不能。
患者血流持续不能恢复,间断冠脉内应用硝普钠10余次,肾上腺素100μg,尿激酶原10mg。患者血压、心率下降,反复给予间羟胺、阿托品针、利多卡因注射液。手术共进行105min,患者血流勉强3级,结束手术。
术后置入IABP,返回CCU。
术后心电图:
术后第一天:
术后第二天:
患者血压波动于(90~115)/(45~70)mmHg,心率波动于42~80次/分,无不适。
个人体会
1.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血流为主,不能追求完美,很可能做多错多。
2. 对于巨大的右冠、扩张而不规则的血管、>20mm长度的病变,介入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几率相对较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先做腔内影像充分评估,做到心中有数。
3. 介入治疗,应备好硝普钠、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 (GPI)、钙离子拮抗剂、腺苷等药物。
4. 在介入策略上也应做出调整,从小直径球囊开始,分段谨慎耐心扩张,分次释放坏死成分,尽量避免反复大压力扩张,防止坏死核心大量释放进入远端微循环。扩张后预防性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
5. 尽量避免反复推注造影剂,可微导管造影观察血流,必要时可应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
6. 时刻关注患者症状,心电变化。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急性心肌梗死# #右冠脉闭塞#
1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