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术后苏醒室里的“小贴士”:插管和管路不可怕,这样做更安心

2025-03-13 胸科麻谭 胸科麻谭 发表于陕西省

本文介绍胸外科手术后苏醒期患者感受,如喉咙插管、手脚输液管带来的不适,阐述插管配合、动静脉通路作用,给出缓解不适及家属探视注意事项。

01 刚清醒时的感受:为什么会紧张?

1. 喉咙里的管子(气管导管)让您无法说话

- 为什么需要插管?

胸外科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术中麻醉医生会通过气管导管帮您呼吸。术后为了确保气道安全,需要等您完全清醒、呼吸力量恢复后才能拔管。

您可能的感觉:”异物感“,导管的存在会让喉咙有压迫感,这是正常的,拔管后几小时会逐渐缓解。轻微疼痛:插管时喉部黏膜可能有轻微损伤,但医生会通过雾化药物或含片帮助修复。无法发声:导管经过声门,暂时影响声带振动。拔管后几小时内声音可能沙哑,这种感觉通常1-2天恢复。

小贴士

不要试图用手抓管或摇头:这可能导致导管移位或损伤黏膜。

用眼神或手势沟通:比如竖起拇指表示“好”,握拳表示“疼”。

2. 手脚的“输液管”(动静脉通路)带来束缚感

动脉通路(通常位于手腕或肘部)作用:实时监测血压(比袖带测量更精准)。

您可能担心:“这根管子会不会影响手部活动?”

请放心:动脉导管非常细软,固定在皮肤上,只要避免剧烈弯曲手腕,日常轻微活动是安全的。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动脉导管在回病房前会拔除。

 静脉通路(手背或颈部)作用: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输注抗生素或止痛药、紧急时快速给药。

您可能的感觉:输液时手臂发凉(因液体温度低于体温),穿刺点轻微胀痛。

3. 其他不适感

胸部切口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但镇痛泵或药物会持续起效。

呼吸费力:手术可能暂时影响肺扩张,吸氧面罩或鼻导管会辅助您呼吸。

寒战或发抖:约30%患者因麻醉药物扩张血管、术中低温环境出现寒战,保暖后会缓解。

02 插管状态下如何配合?——分步指南

1. 保持冷静:理解“无法说话”是暂时的

心理调节法:自我暗示:默念“我在安全醒来”、“每呼吸一次都在恢复健康”;

观察周围:苏醒室的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看似复杂,但其实它们正在默默保护您;

与医护的无声沟:点头/摇头:回答“是”或“否”。

指部位:如指喉咙表示不适,指胸口表示疼痛。

2. 呼吸配合:您的每一次呼吸都在加速康复

呼吸机是如何帮您的? 机器会根据您的呼吸节奏辅助送气,您只需放松,不要对抗气流;若感觉“气不够”,可能是痰液堵塞,护士会及时吸痰。

3. 拔管前的准备:如何顺利“告别”气管导管

拔管条件:

 您能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95%)。

 咳嗽力量恢复,能清除分泌物。

拔管过程:

1. 护士会先吸净口腔和导管内的分泌物。

2. 苏醒室医生指令“深吸气后咳嗽”,此时配合用力咳出导管。

3. 拔管后可能出现短暂呛咳,吸氧面罩会继续供氧。

03 动静脉通路:这些“管子”是您的“生命通道”

1. 动脉通路——实时监测的“守护者”

为什么选择手腕或肘部?

这些部位动脉位置表浅,易于穿刺和固定。

监测数据可反映全身血压变化,比袖带测量更灵敏(尤其对低血压患者)。

2. 外周及静脉通路——治疗支持的“高速公路”

为什么需要多根静脉通路?

分开输注:抗生素、止痛药、营养液等需通过不同管道输注,避免药物反应。

备用通路:防止一条管路堵塞时,另一条可紧急使用。

03 这些“不舒服”是暂时的,科学方法帮您缓解

1. 喉咙不适——拔管后的护理

短期缓解:

含润喉片或冰纱布:减少黏膜水肿(需医生允许)。

小口吞咽温水:润湿喉咙,但需警惕呛咳(务必在麻醉医生指导下进行)。

长期恢复:

术后1-2天避免大声说话、唱歌,减少声带疲劳。

2. 寒战发抖——温暖与呼吸的双重调节

保暖措施

加盖预热棉被:手术室、苏醒室备有暖风机;

足部保暖:手术室内暖风毯备用 ;

呼吸调节:缓慢深呼吸:减少因颤抖导致的耗氧量增加;

避免屏气:紧张时容易屏住呼吸,反而加重缺氧。

3. 焦虑情绪——打破“未知恐惧”

了解医护操作:

吸痰:可能引起短暂呛咳,但能快速清除分泌物,改善呼吸。

避免过度追问:手术情况外科医生会告知您的家属,在苏醒室中您只需安心休息,好好呼吸。

03 家属必读:如何成为患者的“安心后盾”

1. 探视时的黄金法则

保持冷静微笑:您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患者,即使内心焦急,也请轻声说话。

简短鼓励:“医生说你很勇敢,恢复得很好!”“引流管明天就能拔了,再坚持一下。”

2. 避免常见误区

误区1:多喝水能快点恢复

纠正:患者需完全清醒、吞咽功能恢复后,经医生允许才能饮水,否则可能呛入气管。

误区2:“监护仪报警就是有危险”

解释:报警可能是电极片脱落或短暂干扰,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处理。

结语

胸外科手术后的苏醒期就像穿越一条短暂的“迷雾隧道”,那些让您紧张的插管、管路和监护设备,其实是护航您安全的“生命卫士”。**请记住,您的每一次深呼吸、每一个放松的瞬间,都在为康复积蓄力量。希望这篇指南能化作一缕阳光,驱散您心中的不安。祝您早日康复,拥抱新生!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820, encodeId=de312255820b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90584105d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胸外科手术#</a> <a href='/topic/show?id=53a4125044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苏醒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4105, encryptionId=190584105d1, topicName=胸外科手术), TopicDto(id=125044, encryptionId=53a4125044d0, topicName=苏醒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r 13 00:01:49 CST 2025, time=2025-03-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胸外科手术中的单肺通气

本文介绍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包括肺萎陷分快速塌陷与气体吸收两阶段,常用纯氧通气等方法,分析肺萎陷不顺利的气道、肺部疾病、胸腔粘连原因,探讨肺萎陷并非越快越好。

Medicine:胸外科手术的围术期低温和患者结局的关系: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超过一半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了低温。诱导时间较长、体表面积较小和术中输液时间过长是导致围术期低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额外的硬膜外麻醉并没有增加体温的发生率,但降低了中心体温(临床意义不是很大的程度)。拟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体温预热是有益的,可减少围术期低温的高发生率。

ANESTHESIA & ANALGESIA:胸外科患者术前和术中疼痛管理的临床建议:第一部分

本文对现有文献中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和术中疼痛管理相关的各种干预措施进行了系统性回顾。

ANESTHESIA & ANALGESIA:胸外科手术后持续性术后疼痛的患病率和特征:一项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

1/3 的胸外科患者出现 PPP。需要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充分的疼痛治疗和随访。

ANESTHESIA & ANALGESIA:胸外科患者术前和术中疼痛管理的临床建议:第二部分

这份实践指南为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了相关建议。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策略:包括术前评估、疼痛管理和阿片类药物使用方法为重点的术前宣教, 以及术中使用多模式镇痛药物和各种心脏外科手术的区域阻滞技术

【醉仁心胸】可变与常规容量控制通气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影响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单肺通气术中采用可变潮气量通气(V-VCV)和常规容量控制通气(C-VCV)模式对术中肺功能的影响。

胸导管插入术正常解剖、手术适应症和手术过程(图片)

正常解剖胸导管插入术手术解剖手术过程胸导管插入术手术适应症

【醉仁心胸】预防性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胸外科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这项系统评价对预防性NIV对胸外科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的相关文章进行了汇总,评估了预防性NIV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