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中山大学徐淼等通过TCR测序解码鼻咽癌免疫监视密码,突破早期诊断瓶颈

2025-05-13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T细胞受体免疫组库测序,锁定鼻咽癌特异性T细胞克隆,构建可提前6-12个月预警鼻咽癌发生的T-score模型,并揭示EB病毒与肿瘤抗原双重识别的免疫监视机制。

鼻咽癌(NPC)是与 EB 病毒(EBV)相关的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这种癌症在中国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相对常见,发病率高达 20-40/10万人·年。

2025年5月8日,中山大学徐淼、曹素梅、曾益新、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在Cancer Cell在线发表题为“Immunosequencing identifies signatures of T cell respons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T细胞受体(TCR)免疫组库测序,锁定鼻咽癌特异性T细胞克隆,构建可提前6-12个月预警鼻咽癌发生的T-score模型,并揭示EB病毒(EBV)与肿瘤抗原双重识别的免疫监视机制,为鼻咽癌早诊与细胞治疗提供全新策略。

图片

鼻咽癌(NPC)是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相关的最重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非常流行,发病率高达每100,000人-年20–40例。虽然诊断为早期NPC(I/II期)的患者预后良好,但晚期NPC(III/IV期)患者有很大的远处转移复发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在早期阶段缺乏明显的症状,不到20%的NPC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因此,有必要开发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来实现NPC的早期检测,尤其是在流行人群中。

EBV感染与NPC有因果关系,因为几乎所有的NPC细胞都含有EBV基因组和EBV编码的RNA。然而,由于病毒-宿主关系平衡,大多数个体携带EBV无症状,因为针对EBV的T细胞免疫的终生监测。原发性EBV感染引发病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导致建立抗EBV T细胞库,该库在持续感染期间以高频率稳定地维持在血液中的记忆中。在发病前3-5年可检测到EBV再激活升高,表现为血清EBV IgA抗体水平升高。鼻咽上皮细胞的EBV感染是推动NPC发展的早期事件。此外,NPC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表现出显著的T淋巴细胞浸润。鉴于NPC病毒相关的性质,人们认为EBV和宿主T细胞免疫之间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可能有助于NPC发展的复杂过程。然而,NPC的非EBV特异性肿瘤抗原未知。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ancer Cell)

为了确定鼻咽癌(NPC)相关的T细胞受体(TCR ),研究人员分析了228名NPC患者、241名EBV VCA-IgA抗体阳性的高危对照和251名血清阴性对照的外周血TCRβ链。基于208个富含NPC的CDR3β序列开发了一个基于TCR的signature (T-score ),在原始和独立验证队列中准确诊断NPC。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的T评分与较短的NPC诊断时间间隔相关,可在临床诊断前有效识别EBV血清阳性高危个体中的早期NPC。这些富含NPC的TCR不仅与EBV特异性抗原反应,还与NPC细胞表达的非EBV抗原反应,显示了广泛的特异性。此外,血液中富含NPC的CD8+ T细胞的丰度与肿瘤中未耗尽的T细胞对应物的浸润相关,并预测延长的存活,这表明这些富含NPC的T细胞具有用于疾病监测和治疗应用的显著潜力。

参考信息: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5)00168-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735, encodeId=9e622264e354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3f9103423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鼻咽癌#</a> <a href='/topic/show?id=cce364635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BV#</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463, encryptionId=cce3646351, topicName=EBV), TopicDto(id=103423, encryptionId=c3f910342343, topicName=鼻咽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y 12 23:29:03 CST 2025, time=2025-05-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5-12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使用动态对比增强成像放射组学预测尼莫单抗治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DCE - MRI 是一种功能性成像技术,可反映组织灌注、血管状态和血流情况,有助于评估各种肿瘤的微观结构变化和治疗反应。

近87%患者3年无复发,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4%!中肿马骏院士领衔研究登JAMA:鼻咽癌免疫辅助治疗新突破

该研究表明,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3 年 EFS 率提升,安全性可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Cancer Cell |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II期PLATINUM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在不使用顺铂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无失败生存率,且毒性较低。

CA“神刊”全球首篇临床试验论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团队揭示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无复发生存率达 91.5%

中山大学团队研究显示,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与传统放疗疗效相似,能显著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精准放疗提供新标,有望改写指南。

CA“神刊”全球首篇临床试验论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团队揭示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或将改写鼻咽癌治疗格局

本研究表明,基于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的“缩小体积”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展现出与传统常规体积放疗相当的局部控制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放射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衡道丨干货】2024版CSCO鼻咽癌指南更新

《2024 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已正式颁布。本文通过结合《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鼻咽癌(2025版)》,对鼻咽癌病理诊断部分内容进行了汇总介绍。

European Radiology:自动深度学习辅助的放射性颞叶损伤的早期MRI检测

人工智能(AI),尤其是深度学习,彻底改变了医学图像分析领域,在检测细微病变方面表现出色,其准确性可与医学专家相媲美。

European Radiology: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反应和生存方面的价值

遗传算法增强的人工神经网络(GNN)是一种经遗传算法优化的准确、高效且稳健的机器学习(ML)方法,在参数调整和优化、处理复杂非线性数据方面能力强大,可显著提升 GNN 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专访马骏院士:疗效不变毒性大降!中国团队鼻咽癌革命放疗方案破天荒登顶《CA》意味什么?

梅斯医学特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马骏院士来分享一下这项研究的核心价值、临床意义以及对中国肿瘤研究领域的发展的影响。

BMJ:高远红团队4周期TP方案新辅助化疗显著提升高危鼻咽癌患者生存率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的恶性肿瘤,在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地区高发,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种族易感性。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且鼻咽部解剖位置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