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研究员/何朝晖教授Advanced Genetics:纳米平台赋能的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递送策略与转化前景

2025-07-05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本综述系统地讨论了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失调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同时评估了当代基因治疗策略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前景和局限性。

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具有很强的基因遗传特性和表观遗传特性。虽然基于基因的干预措施(siRNA、mRNA、CRISPR 系统等)具有可靠的治疗潜力,但由于血脑屏障(BBB)的阻碍,其临床应用目前还受到低递送效率的严重制约。纳米载体已成为CNS基因递送的新策略,其独特之处在于可高效穿透 BBB,同时确保精确的生物靶向性和更高校的治疗效率。

图片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朱凌研究员和重庆医科大学何朝晖教授在Advanced Genetics上发表了综述文章Nanoplatform-Enabled Genetic Interventions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Advances in Delivery Strategie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本综述系统地讨论了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失调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同时评估了当代基因治疗策略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前景和局限性。重点介绍了纳米平台工程载体的前沿进展,这些载体旨在实现 BBB 穿透和细胞特异性靶向,从而解决核酸递送中的关键难题(图1)。

图片

图1 中枢神经系统靶向基因治疗纳米平台。仿生纳米囊泡 (BNV)、病毒样颗粒 (VLP)、蛋白质载体、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和无机纳米颗粒等被用于向中枢神经系统 (CNS) 靶向输送基因治疗药物。

文章还进一步总结了这些纳米技术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包括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图 2)。这篇综述将CNS疾病治疗的基本原理与临床转化相统一,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和可行的治疗策略,以推动下一代基因纳米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图片

图2 纳米基因治疗平台在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脑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之,基于纳米平台的基因疗法已成为CNS疾病治疗的变革性范例,它克服了血脑屏障穿透性这一长期难题,提高的CNS疾病的基因治疗效率。未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优化组合方案、推进临床试验以及解决伦理和监管障碍上,以充分发挥纳米基因疗法的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ggn2.202500010?sessionid=-73071815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183, encodeId=712122e21837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6ab41e960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因疗法#</a> <a href='/topic/show?id=9fc810833ef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枢神经系统疾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337, encryptionId=9fc810833ef2, topicName=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TopicDto(id=41796, encryptionId=86ab41e960f, topicName=基因疗法)],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05 18:21:58 CST 2025, time=2025-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EJM:从80%患儿无药可治,到94%患儿病情稳定,基因疗法逆转致命疾病困局

基因疗法 Skysona 治疗脑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长期随访显示能控制疾病进展,94% 患者神经功能未下降,但有血液肿瘤风险,团队将探索病因并改进方案。

《新英格兰杂志》:Fidanacogene Elaparvovec 基因疗法治疗B型血友病的临床研究

这项研究为B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望改变这一疾病的治疗格局。 

信念医药集团血友病B基因疗法上市,为中国首个

血友病B(也称B型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也是血友病的第二大常见类型。这种疾病由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引起。患者持续反复出血会对关节结构造成进行性破坏,显著提升致残风险,中重度患者常见关节出血

《新英格兰杂志》:AAV9.LAMP2B基因疗法在Danon病中的应用

虽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效果和广泛适用性,但初步结果显示了这种基因疗法在治疗Danon病方面的潜力。

Nature Medicine:颠覆性突破!镰状细胞病治疗更温和,新载体铸就“超级血红蛋白”!

镰状细胞病(SCD)传统基因疗法需 “清髓预处理”,毒性大。《Nature Medicine》研究采用 “减毒预处理”结合新型基因载体 GbGM,显著提升疗效与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自然-医学》:血管闭塞危象减少超80%!基因疗法助力“治愈”镰状细胞病

镰状细胞病治疗依赖基因疗法,现有疗法清髓预处理有副作用。《自然-医学》研究用低强度美法仑预处理+慢病毒载体基因疗法,7例患者随访2-7年,严重血管闭塞危象减少超80%,安全性提升,需更大样本验证。

心功能显著改善!基因疗法为肥厚型心肌病带来治疗新选择 | ACC.25

本次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包含患者1和2治疗52周、以及患者3治疗26周的相关评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1013 vg/kg用药剂量下,患者耐受性较好,治疗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较轻,可控或可逆。

单次输注,多个心功能指标均改善!NEJM:基因疗法有望打破这种病“无药可治”局面

Danon病由LAMP2突变引起,极为罕见,目前主要靠心脏移植治疗但无法治愈。AHA年会公布RP-A501基因疗法1期试验结果,显示其可改善男性患者心脏指标,安全可控,2期研究正在开展。

Nat Cardiovasc Res 张维绮/曲静/刘光慧/姚艳开发延缓心脏衰老的基因疗法

该研究系统解析了人类心脏衰老过程中的表型和分子变化,并首次揭示了RNA结合蛋白ARID5A通过转录后调控MAVS mRNA的稳定性,激活NF-κB和TBK1信号通路,驱动心脏衰老和炎症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