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秦骏/梁朝朝/袁怀瑞/董樑团队揭示双阴性前列腺癌耐药新机制

2025-04-28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发现KMT2C突变或缺失的肿瘤非常容易在ADT后转变为DNPC。

以雄激素受体(AR)和神经内分泌表型为特征的双阴性前列腺癌(DNPC)经常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出现。然而,对DNPC的起源和调控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

2025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秦骏、安徽医科大学梁朝朝、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袁怀瑞、上海交通大学董樑共同通讯在Cancer Cell(IF=48.8)在线发表题为“KMT2C deficiency drives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double-negative prostate cancer and confer resistance to AR-targeted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KMT2C突变或缺失的肿瘤非常容易在ADT后转变为DNPC。

该研究阐明DNPC主要来源于管腔细胞转分化,而不是基底细胞转化。抗雄激素治疗诱导KMT2C结合AR调节基因子集的增强子,保留腺癌谱系。KMT2C通过AR抑制后的增强子-启动子通讯维持ASPP2表达,而其失活减少ASPP2,触发Np63依赖的转分化。这种DNPC转换通过Np63介导的SREBP1c反式激活维持脂肪酸(FA)合成,通过HRAS棕榈酰化和MAPK信号激活促进DNPC生长。这些发现强调了KMT2C是DNPC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检查点,并表明了靶向脂肪酸合成的治疗潜力。

图片

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是晚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PCa)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在一种称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常见转移性疾病中,肿瘤经常复发。CRPC通常保留腺癌组织学(CRPC腺)并继续依赖雄激素受体(AR)信号传导。因此,开发了第二代AR抑制剂,包括恩扎卢他胺(ENZ)和阿比特龙(ABI),以更有效地靶向AR信号传导。但是,它们的有效性受到谱系可塑性的影响。 这导致独立于AR的生存机制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CRPC表现出雄激素无关的表型。这些AR或AR-low肿瘤表现出不同的可塑性,正如它们发展为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PC)所证明的。缺乏AR表达和NE分化的其他肿瘤被归类为双阴性PCa(DNPC)。DNPC占转移性CRPC病例的10%-25%,尤其是在用第二代AR抑制剂治疗后,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

DNPC以其独特的基底/干细胞转录组为特征,表现为基因的异位表达,如KRT5、KRT6A、TP63和DSG3。这些肿瘤由具有固有可塑性的细胞组成,能够转变为鳞状样肿瘤。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细胞外活性增加允许DNPC茁壮成长。此外,多梳抑制物复合物1 (PRC-1)通过协调干细胞和免疫抑制促进DNPC转移。然而,从腺癌到DNPC的线性转变仍然是假设的,没有明确的证据确定其来源是管腔细胞还是基底细胞。因此,DNPC的转换机制和分子依赖性仍然不清楚。尽管起源于不同的组织,肺鳞癌(LUSC)和DNPC通常具有相似的转录组变化。Trp63产生两种亚型:ΔNp63,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已知促进癌症进展,和TAp63,较少表达,与肿瘤抑制功能相关。ΔNp63驱动鳞状分化重编程,对LUSC的生长至关重要。YAP和ASPP2(由TP53BP2编码)抑制ΔNp63转录。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ancer Cell)

在此,研究人员发现,携带KMT2C基因突变或缺失的肿瘤在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极易转变为双阴性前列腺癌(DNPC)。该研究进一步确定,DNPC 主要源于管腔细胞的转分化,而非基底细胞的转化。抗雄激素治疗促使 KMT2C 与部分受 AR 调控基因的增强子结合,从而维持腺癌细胞谱系。KMT2C 通过增强子-启动子通讯在雄激素受体抑制后维持 ASPP2 的表达,而其失活会降低 ASPP2 水平,从而引发 ΔNp63 依赖性转分化。这种 DNPC 转化通过 ΔNp63 介导的 SREBP1c 转录激活维持脂肪酸(FA)合成,通过 HRAS 棕榈酰化修饰和 MAPK 信号激活为 DNPC 生长提供能量。

参考信息: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5)00139-4#au2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523, encodeId=67982262523d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e3198689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雄激素剥夺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cd5f12643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阴性前列腺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439, encryptionId=cd5f1264392e, topicName=双阴性前列腺癌), TopicDto(id=98689, encryptionId=fe31986890a, topicName=雄激素剥夺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27 17:54:17 CST 2025, time=2025-04-27,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BMJ:辅助生殖与男性前列腺癌风险

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特别是胞质内精子注射男性人群的早发性前列腺癌风险增加

NEJM:恩杂鲁胺用于治疗去势耐受性前列腺癌

恩杂鲁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可延长非转移性、去势耐受性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

龚侃教授: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显示出生存获益,未额外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期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龚侃教授解读2023 ASCO-GU前列腺癌领域的重磅研究结果,分享前列腺癌治疗未来发展方向,以飨读者。

JAHA: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情况

ADT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治疗和双侧睾丸切除术与前列腺癌患者CT-RCD风险增加相关。

NEJM:阿帕鲁胺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的前列腺癌

研究认为,在雄激素剥夺治疗基础上添加阿伐他胺可显著延长转移性、去势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整体生存期

JCO: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于前列腺癌老年患者来说,没有增加AD风险,对痴呆症也没有任何有意义的风险!

近日,在医学权威杂志JAMA上面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在调整其他癌症治疗后,探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对风险。

Eur Urol Open Sci:治疗相关性高血压作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预后因素的回顾性真实世界证据研究

在新发的mHSPC患者中,激素治疗期间HTN的早期出现或恶化可能与更长的TTCR和OS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