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2025丨新建列线图模型可预测慢乙肝患者Peg-IFNα停药后96周时的HBsAg清除

2025-06-07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探索了核苷(酸)类似物(NUCs)经治患者接受NUCs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序贯治疗96周后停药的HBsAg清除持久性问题。

编者按 

2025年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大会于2025年5月7日至10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

近期,在EASL2025摘要上公布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韩梅芳教授、宁琴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探索了核苷(酸)类似物(NUCs)经治患者接受NUCs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序贯治疗96周后停药的HBsAg清除持久性问题,结果显示停药后随访至96周时的HBsAg清除率为28.07%,并建立停药后随访96周时HBsAg清除的预测模型,肝霖君与您分享相关重要内容。

图片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OCEAN研究,NCT03358108),纳入170例NUCs经治的慢乙肝患者,接受NUCs(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和Peg-IFNα联合治疗48周,之后序贯Peg-IFNα单药治疗48周,然后停止抗病毒治疗,在停药后每24周随访一次,检测HBV相关指标,最终有114例患者完成了停药后96周的随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确定随访96周时维持HBsAg清除的预测指标,然后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访结束时(EOF)的HBsAg清除,定义为停药后随访96周时HBsAg清除,未检测到HBV DNA,伴或不伴HBsAb。

研究结果

停药随访96周后,HBsAg清除率为28.07%(32/11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停药时(EOT)血清HBcrAg ≤ 4.25 log10 U/mL(OR = 5.14, 95%CI, 1.12 - 23.62, = 0.035)和HBsAb > 20 IU/L(OR = 8.13, 95%CI, 2.26 - 29.35, = 0.001),以及从基线到治疗24周时HBsAg下降超过630 IU/mL(OR = 3.95, 95%CI, 1.00 - 15.58,  = 0.05)可预测慢乙肝患者停药后随访96周时的HBsAg清除。基于上述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通过Bootstrap方法开展内部验证,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9,该列线图模型的标定曲线和决策曲线也表现良好。联合指标在预测停药后随访96周时HBsAg清除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34(p < 0.0001)。

研究结论

从基线到治疗24周时血清HBsAg下降超过630 IU/mL,结合Peg-IFNα治疗停药时的HBcrAg和HBsAb水平,可准确预测慢乙肝患者停药后随访96周时的HBsAg清除。

肝霖君有话说

目前对于HBsAg清除持久性的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该研究显示基于Peg-IFNα治疗96周,停药后随访96周时的HBsAg清除率可以到30%左右,可见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持久性。已有多项关于疗效预测的研究发表,显示治疗前的基线特征、治疗过程中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生物标志物可较好预测HBsAg清除。也有多项研究聚焦于多维度临床参数的动态预测模型。本研究表明,根据基线到治疗24周时血清HBsAg下降超过630 IU/mL,结合Peg-IFNα治疗停药时的HBcrAg和HBsAb水平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预测慢乙肝患者经Peg-IFNα治疗停药后随访96周时的HBsAg清除。未来仍需要探索临床上更为实用、有效的预测指标和模型,通过早期预测为慢乙肝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Wu Q, You J, Wu W, et al.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decline combined with the quantif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predic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oss at 96 weeks after withdrawal. EASL2025, Abstract (WED-32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404, encodeId=6ab02268404b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5a534256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乙肝#</a> <a href='/topic/show?id=ab90126835d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ASL2025#</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835, encryptionId=ab90126835d7, topicName=EASL2025), TopicDto(id=53425, encryptionId=315a5342562, topicName=慢乙肝)],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08 15:04:05 CST 2025, time=2025-06-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会议撷萃】李明慧教授:肝癌家族史慢乙肝人群肝癌发生风险及治疗

4月25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明慧教授进行了有关“肝癌家族史慢乙肝人群肝癌发生风险及治疗”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精彩内容。

EASL2025丨“扬帆”项目:合并MASLD显著提升无肝纤维化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答

在EASL 2025大会摘要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英教授团队更新了该项目的最新阶段性数据,结果显示,在无肝纤维化的慢乙肝患者中,合并MASLD可改善抗病毒治疗应答。

EASL2025 | 乙肝新药BW-20507可显著降低慢乙肝患者HBsAg水平,停药后有反弹

EASL2025披露BW-20507(GalNAc偶联siRNA)I期数据,3剂治疗慢乙肝患者后,NUC经治/初治者最大HBsAg降幅达3.2/2.9log10IU/mL,停药后部分反弹,安全性良好。

EASL2025丨荟萃分析:低HBsAg水平的慢乙肝患者核苷停药后的HBsAg清除率极低,仅1%左右

本次EASL2025大会摘要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基线HBsAg均值为3.04 log10 IU/mL的慢乙肝患者,NA停药6个月和1年后的HBsAg清除率极低,仅为1.08%和1.67%。

【期刊导读】新证据:MASLD及代谢风险因素增加慢乙肝患者死亡风险

近日,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苏东弘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MASLD及代谢负担在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SLD)患者死亡风险中的关键作用。

APASL2025丨赢领项目阶段性数据:干扰素经治慢乙肝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再治疗24周的HBsAg清除率达40%

APASL2025大会公布“赢领项目”中期数据,既往干扰素治疗有良好HBsAg应答且当前基线HBsAg水平低的慢乙肝患者,经PegIFNα-2b再治24周,HBsAg清除率达40%。

【EASL2025速递】MASLD或可促进慢乙肝患者HBV DNA转阴和HBsAg清除

在EASL 2025摘要中发布的一项台湾研究结果显示,合并MASLD可能增加慢乙肝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和HBsAg清除率,但对HBeAg清除没有影响。

APASL2025丨慢乙肝儿童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核苷治疗的疗效更佳

本研究结果表明慢乙肝儿童经核苷(NAs)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或IFNα治疗的HBsAg清除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达29.63%和22.22%,显著高于NAs单药治疗。

EASL2025丨Imdusiran序贯VTP-300和低剂量Nivolumab治疗慢乙肝患者最新结果公布

EASL2025公布Imdusiran序贯VTP-300±低剂量Nivolumab的IIa期数据,联合治疗耐受性好,仅2例基线低HBsAg患者临床治愈,安全停药仍存挑战。

APASL2025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对慢乙肝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再探讨

APASL2025上中国两项前瞻性研究探索MASLD对慢乙肝影响。一研究发现MASLD增不良结局风险但促HBsAg清除,二研究表明其延长CVR时间不影响HBsAg清除时间,为患者管理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