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Urol Oncol:60岁前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在预测致死性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当代北美队列分析

2024-07-24 AlexYa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人员在一个大型的当代多样化北美队列中研究发现,基线PSA对随后罹患致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使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已被证明可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但代价是需要大量男性接受检测、诊断和治疗。有前人提出用中年PSA基线值对PSA筛查进行风险分层,从而减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最近的一些研究探讨了筛查对初始PSA水平预后意义的影响,但这些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而且只集中于狭窄的年龄组,如 50-54 岁或 55-60 岁的男性。

近日,来自美国亨利福特健康中心、意大利福贾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当代北美队列研究了60岁以前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基线对致命性前列腺癌的预测作用。

研究的队列包括1995年至2019年期间通过医疗系统接受首次PSA检查的所有40-59岁男性。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四类:40-44岁、45-49岁、50-54岁和 55-59岁。致死性疾病是指在诊断时或随访期间死于前列腺癌或出现转移性疾病。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是通过将数据库与密歇根州生命记录登记系统相连接而获得的。研究人员使用竞争风险回归来评估 PSA 与致死性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

在研究期间,共有129067名男性符合纳入标准。对于40-44岁、45-49岁、50-54岁和55-59 岁的男性,PSA<中位数的男性在20年后的致命前列腺癌估计发生率分别为0.02%、0.14%、0.33%和0.51%,而PSA≥90百分位数的男性则分别为 0.79%、0.16%、2.5% 和 5.4%。在同一年龄组中,PSA<中位数的男性在20岁时罹患任何前列腺癌的估计比率分别为1.6%、2.9%、3.9%和5.8%,而PSA≥第90百分位数的男性则分别为25%、28%、38%和39%。在多变量分析中,与PSA <中位数的男性相比,PSA≥90百分位数的男性患致命疾病的危险比为7.48(95% 置信区间 [CI]:6.20-9.03)。在多变量分析中,与最初PSA<中位数的男性相比,PSA≥90百分位数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为20.47倍(95% CI:18.58-22.55)。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随访中位数比以往文献短。

 

在1995年至2018年的研究期间,亨利福特医疗系统内至少接受过一次PSA检测的129 067名40-59岁男性中,根据PSA基线值预测10、15和 20年后患致命前列腺癌的风险。

这些结果表明,在一个大型的当代多样化北美队列中,基线PSA对随后罹患致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这种关联远大于多基因风险评分,这也证实了60岁之前的基线 PSA是调整后续筛查的最有效工具。

总而言之,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线值可有力地预测随后罹患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以及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因此,最初的PSA水平可用于调整后续PSA检测的频率。

原始出处:

Finati M, Davis M, Stephens A, et al. The Role of Baselin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Value Prior to Age 60 in Predicting Lethal Prostate Cancer: Analysis of a Contemporary North American Cohort. Eur Urol Oncol. 2024 Jul 10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m71.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d38183505416,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Eur Urol Oncol:60岁前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在预测致死性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当代北美队列分析,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8711,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研究人员在一个大型的当代多样化北美队列中研究发现,基线PSA对随后罹患致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719/1721377067764_92910.png, authorId=0, author=AlexYang,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使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已被证明可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但代价是需要大量男性接受检测、诊断和治疗。有前人提出用中年PSA基线值对PSA筛查进行风险分层,从而减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最近的一些研究探讨了筛查对初始PSA水平预后意义的影响,但这些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而且只集中于狭窄的年龄组,如 50-54 岁或 55-60 岁的男性。</p> <p>近日,来自美国亨利福特健康中心、意大利福贾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当代北美队列<strong>研究了60岁以前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基线对致命性前列腺癌的预测作用。</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img class="wscnph"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717/1721231622035_1935437.jpg" /></strong></p> <p>研究的队列包括1995年至2019年期间通过医疗系统接受首次PSA检查的所有40-59岁男性。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四类:40-44岁、45-49岁、50-54岁和 55-59岁。致死性疾病是指在<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时或随访期间死于前列腺癌或出现转移性疾病。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是通过将数据库与密歇根州生命记录登记系统相连接而获得的。研究人员使用竞争风险回归来评估 PSA 与致死性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p> <p>在研究期间,共有129067名男性符合纳入标准。对于40-44岁、45-49岁、50-54岁和55-59 岁的男性,PSA&lt;中位数的男性在20年后的致命前列腺癌估计发生率分别为0.02%、0.14%、0.33%和0.51%,而PSA&ge;90百分位数的男性则分别为 0.79%、0.16%、2.5% 和 5.4%。在同一年龄组中,PSA&lt;中位数的男性在20岁时罹患任何前列腺癌的估计比率分别为1.6%、2.9%、3.9%和5.8%,而PSA&ge;第90百分位数的男性则分别为25%、28%、38%和39%。在多变量分析中,与PSA &lt;中位数的男性相比,PSA&ge;90百分位数的男性患致命疾病的危险比为7.48(95% 置信区间 [CI]:6.20-9.03)。在多变量分析中,与最初PSA&lt;中位数的男性相比,PSA&ge;90百分位数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为20.47倍(95% CI:18.58-22.55)。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随访中位数比以往文献短。</p> <p>&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x;"><img class="wscnph"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717/1721231832090_1935437.jpg" /></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x;">在1995年至2018年的研究期间,亨利福特医疗系统内至少接受过一次PSA检测的129 067名40-59岁男性中,根据PSA基线值预测10、15和 20年后患致命前列腺癌的风险。</span></p> <p>这些结果表明,在一个大型的当代多样化北美队列中,<strong>基线PSA对随后罹患致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很强的预测作用。</strong>这种关联远大于多基因风险评分,这也证实了60岁之前的基线 PSA是调整后续筛查的最有效工具。</p> <p>总而言之,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线值可有力地预测随后罹患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以及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因此,最初的PSA水平可用于调整后续PSA检测的频率。</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Finati M, Davis M, Stephens A, et al. The Role of Baselin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Value Prior to Age 60 in Predicting Lethal Prostate Cancer: Analysis of a Contemporary North American Cohort. Eur Urol Oncol. 2024 Jul 10</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781, tagName=前列腺癌), TagDto(tagId=9272, tagNam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agDto(tagId=69860, tagName=多基因风险)],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26, categoryName=泌尿外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3757, appHits=6, showAppHits=0, pcHits=139, showPcHits=3751,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Wed Jul 24 17:16:00 CST 2024, publishedTimeString=2024-07-24,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56108, editor=泌尿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5, createdBy=9b2e1935437, createdName=AlexYang, createdTime=Thu Jul 18 00:02:37 CST 2024,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Wed Jul 24 17:09:32 CST 2024,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m71.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null, qaList=null)
m71.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6661, encodeId=6d4422166611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8ee32526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前列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545f325184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a> <a href='/topic/show?id=b1ec431e5a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基因风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518, encryptionId=545f3251845, topicNam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opicDto(id=32526, encryptionId=c8ee32526f3, topicName=前列腺癌), TopicDto(id=43175, encryptionId=b1ec431e5ab, topicName=多基因风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24 17:09:32 CST 2024, time=2024-07-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LIN CANCER RES | MSI-H/dMMR和TMB-H/MSS前列腺癌的基因组特征和免疫治疗反应比较

该研究比较MSI-H/dMMR和TMB-H/MSS前列腺癌的基因组特征和临床结果,研究结果显示MSI-H/dMMR前列腺癌对ICB治疗具有良好反应,对于该类患者,可以考虑将ICB治疗作为治疗方案之一。

Radiology:T2加权前列腺MRI的深度学习超分辨率重建

现阶段,不同的实践和技术方法已被应用于减少前列腺MRI的采集时间。除了依赖于传统的获取和重建技术的方法之外,深度学习 (DL) 图像重建也被证明可以减少采集时间,同时保持高图像质量。

别等!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要尽早检测HRR基因,首个重磅研究出炉

本研究旨在调查在使用雄激素受体信号抑制剂(ARSi)或紫杉类药物开始一线(1L)治疗的mCRPC患者中,与体细胞/胚系HRR变异(尤其是BRCA1/2)相关的发生率和结局。

Radiology:MRI和影像学引导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评估

前列腺磁共振成像研究证实了MRI作为活检前检查的价值;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系统活检提供了额外的诊断率。

Nature Medicine:前列腺癌治疗新篇章:PSCA-CAR T细胞疗法1期临床试验揭示初步成效

该研究结果支持未来的临床研究,以优化剂量和组合策略,进一步改善mCRPC患者的持久治疗效果。

Eur Urol Oncol:通过特定的胶原蛋白相关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尿液组特征预测具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

来自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表明,组织和尿液中与胶原蛋白相关的改变能够预测初诊时是否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并有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Eur Urol Oncol:瑞典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们评估了在瑞典PCa 诊断中人工智能辅助病理学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研究人员发现,与仅由人类病理学家进行活检相比,增加人工智能可减少病理工作量并节省费用。

85岁父亲罹患前列腺癌检出BRCA2胚系变异,50岁女儿后续检出相同变异并确诊乳腺癌

本文介绍了一例患有晚期PCa的男性患者,在 85 岁就诊时处于疾病晚期,携带潜在的BRCA2突变。

Adv Sci:南京医科大学王美林/成功揭示了靶向piRNA促进前列腺癌发生的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

靶向piRNA介导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精细控制是同时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