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

2025-02-15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通常包括体格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MRI 是一种检测该疾病并评估其扩散范围的高灵敏度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影响育龄女性,近年来在妇科和放射学界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其诊断通常包括体格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MRI 是一种检测该疾病并评估其扩散范围的高灵敏度技术。2017 年,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的共识指出,专家们在 MRI 检查方案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对于评估阴道或直肠等管壁塌陷的 “管状” 器官,以及检测这些结构附近或内部的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DE)病变,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ESUR 委员会提出,阴道和直肠造影是可行的选择。然而,文献中的多项研究表明,阴道和 / 或直肠造影对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影响存在不一致性。例如,有研究表明,只有初级放射科医生在使用阴道造影后,检测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灵敏度才有显著提高,而其他研究则发现,无论阅片者的专业水平如何,有无阴道造影对阴道和直肠部位的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并无显著影响。同样,一些研究指出,直肠造影在评估后部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效果不佳,而另一些作者则认为,直肠造影有助于评估道格拉斯窝和直肠乙状结肠的受累情况。此外,ESUR 并不建议在常规检查方案中使用钆增强 MRI 序列,尽管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受累以及不典型子宫内膜瘤等特定部位的病变,可能受益于静脉注射钆造影剂。

最近,法国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ENDOVA-LIRM)对深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指数(dPEI)进行了验证,该研究纳入了 605 名接受术前异质性盆腔 MRI 检查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这项研究为评估不同常规 MRI 检查方案的影响提供了可能。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案以及患者准备措施在检测深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DPE)方面的诊断效能。

本研究队列的数据来自 ENDOVALIRM 数据库,这是一项全国性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接受 MRI 检查后又进行盆腔手术以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两名资深放射科医生依据深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指数(dPEI)独立分析 MRI 检查结果,以确定病变位置。该研究评估了肠道准备、阴道和直肠造影、MRI 设备类型(1.5T 或 3T)、额外的扫描序列(薄层 T2 加权成像或三维 T2 加权成像)以及钆剂注射等因素对阅片者诊断深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位置的影响。采用 Fisher 精确检验来评估基于患者准备措施和 MRI 参数的诊断准确性差异。

最终研究队列包括 571 名女性,平均年龄为 33.3 岁(标准差 ±6.6)。在识别子宫骶骨韧带(USL)/ 隆突位置和直肠乙状结肠结节方面,进行肠道准备后的 MRI 检查结果优于未进行肠道准备的 MRI 检查(识别子宫骶骨韧带 / 隆突位置时,P < 0.0001;识别直肠乙状结肠结节时,P = 0.01)。未进行阴道造影的 MRI 检查能够诊断出 94.1%(301/320)的子宫骶骨韧带 / 隆突位置的病变,高于进行阴道造影的 MRI 检查的诊断率 85%(221/260)(P < 0.001)。对于其他深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位置,未观察到肠道准备或阴道造影与之存在显著差异。直肠造影对总体人群的诊断准确性没有影响,但在未进行肠道准备的患者中,直肠造影可提高诊断性能(P = 0.04)。在任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位置方面,MRI 设备类型(1.5T/3T)、是否使用额外序列或钆剂注射在诊断准确性上均无差异。


 肠道准备值(无阴道或直肠混浊的患者):34岁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痛经,矢状面T2W和垂直面LUS T2W序列右侧USL结节增厚

本项研究表明,在诊断深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时,MRI 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比直肠或阴道造影更具优势。

原始出处:

Isabelle Thomassin-Naggara,Christine Sadjo Zoua,Marc Bazot,et al.Diagnostic MRI for deep pelvic endometriosis: towards a standardized protocol?DOI:10.1007/s00330-024-10842-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052, encodeId=a07f2252052e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e345154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子宫内膜异位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5154, encryptionId=49e345154a9, topicName=子宫内膜异位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Feb 15 17:28:57 CST 2025, time=2025-02-15,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5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巧囊用药VS手术怎么选?如何指导患者生育?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类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饮食干预能降低女性内异症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吗?

与常规饮食相比,饮食干预,特别是低可发酵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低FODMAP)饮食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和生活质量(QoL)有何影响?

论文解读 |Chi Chiu Wang教授团队揭示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抗血管生成效应

本研究探讨了中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药理靶点和治疗机制。01 研究方法

Eur Heart J: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长期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更高。尽管存在细微的绝对风险差异,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患病率强调了这些结果的重要性。

European Radiology:乙醇硬化治疗对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储备的影响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瘤相比,在初次手术后卵巢功能已经下降的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更为明显。

ESHRE 2024|专访Juan A. García-Velasco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创新疗法与诊疗困境

梅斯医学特邀西班牙马德里医院Juan A. García-Velasco教授深度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新研究方向以及其诊疗难点。

JAMA:这一女性常见病影响全球近1.8亿人!只要患病,卵巢癌风险升高4.2倍!

与未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相比,患任何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高4.2倍,患有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高约10倍。

论文解读| Yu C/Wang X教授团队揭示姜黄素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抑制焦亡和改善炎症微环境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文章深入探讨了姜黄素如何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抑制GSDMD介导的焦亡,改善EM的炎症环境。

又见蛋白质组学研究!美国在研的67项子宫内膜异位症基金项目简述(2024)

我们仅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在研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项目进行梳理,希望给同仁们的选题思路提供一点启发。

JAMA Psychiatry:创伤经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观察和遗传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更有可能报告童年和成年期的创伤经历,特别是接触性创伤。遗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PTSD和童年虐待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