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雷木单抗作为严重难治性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挽救疗法
10小时前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该病例表明,对于常规免疫抑制剂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的IMNM患者,添加针对CD38的达雷木单抗可带来快速且显著的临床改善。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是一种以严重的肌肉无力和慢性、难治性疾病过程为特征的炎性肌病亚型,其病理机制可能与分泌致病性自身抗体的长寿命浆细胞有关,这些细胞对标准免疫抑制疗法不敏感。
国外学者报道了一例使用达雷木单抗(Daratumumab)治疗严重难治性抗信号识别颗粒(anti-SRP)阳性IMNM的成功案例。
患者是一位27岁的加勒比男性,出现亚急性肌肉无力和吞咽困难的症状。体检发现严重的近端肌肉无力,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升高。抗SRP抗体+++及抗Ro52抗体+呈阳性,肌电图显示肌病模式,MRI提示大腿肌肉T2/STIR高信号。钡餐检查证实存在严重的口咽期吞咽困难,需要胃肠外营养支持。肌肉活检结果符合IMNM的诊断。
患者尽管接受了包括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MTX)、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内的多种治疗,患者的CK水平仍保持在6000 IU/L左右,并且病情逐渐恶化。患者在第4周时开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但症状并未改善,在第2个月因膈肌功能障碍而需机械通气并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经过六次血浆置换以及后续的维持利妥昔单抗和他克莫司治疗后,病情仍未见好转。最终,在第8个月开始使用达雷木单抗治疗,四周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肌肉力量增强,CK水平降至<1000 IU/L,抗SRP抗体滴度从+++下降至+。随后,患者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和IVIg用量,减少了MTX剂量,并在第11个月出院。
该病例表明,对于常规免疫抑制剂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的IMNM患者,添加针对CD38的达雷木单抗可带来快速且显著的临床改善。利妥昔单抗主要作用于CD20阳性的自反应性B细胞,但不影响长寿命浆细胞(CD20阴性,CD38阳性),而后者正是导致IMNM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靶向长寿命浆细胞可能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策略。不过,作者也指出,为了进一步评估抗CD38单克隆抗体在血清阳性IMNM中的疗效,有必要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还提到了两位在接受Dupilumab(一种IL-4和IL-13受体拮抗剂)治疗过程中新发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阳性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病例,提示了Dupilumab与EGPA发生之间的潜在关联,但这是否是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
参考文献:
Océane, Landon-Cardinal,Hugues, Allard-Chamard,Hugo, Chapdelaine et al. Daratumumab as a rescue therapy in severe refractory anti-SRP immune-mediated necrotising myopathy.[J] .Ann Rheum Dis, 2023, 82: 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坏死性肌病# #达雷木单抗#
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