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解剖:心脏解剖整体概述
2025-07-18 心血管时间 心血管时间 发表于上海
心脏位于中纵隔,有特定位置、外形与心腔结构,其血管和传导系统至关重要,解剖知识为冠心病等诊疗提供基础。
一、心脏的位置与毗邻关系——身体的"中心泵"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其位置并非居中,而是呈斜放的锥体形:
位置分布: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所在区域:包裹在胸腔中纵隔内
功能适配性:
上方连接主动脉、肺动脉等大血管,形成血液进出"交通枢纽"
下方紧贴膈肌,呼吸时膈肌运动可轻微"挤压"心脏,助力静脉血回流
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仅下部心脏裸区与胸骨体下半及左侧第4-6肋软骨相邻(心内注射关键解剖依据)
惊人数据:
正常成人心脏重250-350克(≈中等苹果),但每日泵血量达8吨——可装满4000瓶2升装容器,成为人体最勤劳器官[1]。
二、心脏的外形——立体的"生命之锥"
心脏外形特征概括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尚有4条沟"
结构 |
构成与位置 |
临床意义 |
---|---|---|
心尖 |
左心室构成,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 |
左心室肥大时搏动向左下移位[2] |
心底 |
朝向右后上方,左心房+部分右心房 |
大血管连接的"根基" |
两面 |
胸肋面(右心房/室为主)膈面(左心室为主) |
影像学诊断重要参考面 |
三缘 |
右缘(右心房)左缘(左心室)下缘(右心室+心尖) |
心脏轮廓的解剖标尺 |
四条沟 |
冠状沟(房室分界)前/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分界)房间沟(左右心房分界) |
房室交点为心脏手术关键定位点[3] |
三、心腔结构——血液流动的"单向通道"
右心系统:静脉血"氧合中转站"
右心房:
接收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血液
卵圆窝为胎儿期遗迹,25%成人存在卵圆孔未闭(潜在卒中风险)
右心室:
通过三尖瓣连接右心房(单向阀门)
出口处肺动脉瓣防止血液反流
左心系统:动脉血"全身动力源"
左心房:
通过四个肺静脉口接收氧合血
左心室:
肌壁厚达右心室3倍(9-12mm)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协同保证单向血流
瓣膜功能障碍可致血液反流→心力衰竭
右心将"耗尽"静脉血送往肺"氧合充电",左心将"满电"动脉血泵向全身,构成精密"双循环液压系统"
四、心脏的血管与传导系统
冠状动脉——心肌"生命线"
血管 |
供血区域 |
临床关联 |
---|---|---|
左冠状动脉 |
前室间支(左室前壁+室间隔前部) |
阻塞→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 |
右冠状动脉 |
右心+左室后壁+室间隔后部 |
阻塞→下壁心肌梗死 |
传导系统——心跳"节律指挥官"
1 窦房结:右心房上部,正常起搏点(60-100次/分)
2 房室结:传导冲动并延迟0.1秒,保证房室收缩顺序
3 浦肯野纤维:心室同步收缩关键
传导异常→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
五、解剖理论的实际应用
1 冠心病诊疗: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部位→指导支架植入
2 先心病手术: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复依赖精确解剖定位
3 瓣膜疾病:
二尖瓣听诊区定位(心尖搏动处)
瓣膜置换术需避开冠状动脉开口
4 影像诊断:
X线"烧瓶心"→心包积液
食管钡餐"心房压迹"→左心房扩大
生理现象:运动员心脏——长期耐力训练者出现左心室腔扩大+室壁适度增厚(生理性适应),停止训练后可逆,区别于病理性肥厚
结语
心脏这枚胸腔内的"生命之泵",从标志性的外形特征到心腔-血管-传导系统的精密配合,每一处解剖细节都是功能实现与临床诊疗的基石。恰如解剖学先驱维萨里所言:"精确的解剖知识,是照亮医学实践的不灭明灯"。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心脏解剖# #心腔结构#
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