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频率” 的重要性:Eur J Prev Cardiol揭示高龄老人每日多频次步行可预防心血管事件

2025-07-1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为老年人群体力活动模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心血管疾病仍是老年人群中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中等至高强度运动(MVPA)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累计进行150至300分钟MVPA。然而,当前研究对不同运动“模式”及“频率”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理解仍然有限,尤其是在区分轻度(LPA)与中高强度活动的日常碎片化步行行为方面尤为缺乏。此外,老年群体在生理功能和活动习惯上存在显著异质性,尤其是“年轻老年”和“高龄老年”在心血管风险和运动收益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进一步揭示老年人不同运动模式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近期,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健康功能良好的老年人中,不同强度和模式的运动如何影响未来八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该研究利用瑞典SNAC-K队列中423名未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数据,结合连续7天的加速度计监测,量化了参与者的步数、坐立转换次数、不同强度的活动时间和步行事件次数。通过国家病历和死亡登记系统追踪八年心血管事件(包括致死和非致死)的发生情况。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运动指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重点分析了66岁与80岁以上两年龄组间的异同。

研究来自瑞典国家老龄与护理研究Kungsholmen(SNAC-K)队列第6波(2016-2019年),共纳入423名66岁及80岁及以上、未患CVD、运动功能良好的社区老年人。参与者佩戴大腿部activPAL3TM加速度计7天,监测步数、活动强度、坐立转换及连续步行事件数。通过国家患者登记和死亡登记系统,追踪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肺心病、脑血管疾病等)。采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教育、饮酒、吸烟、同住状况、身体机能、慢性病数和体质指数(BMI),分析不同运动指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并评估不同年龄组间的交互作用。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进一步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关键研究结果

研究随访平均5.6年,期间125名(30%)参与者发生至少一次心血管事件。总体样本中,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

在年龄分层分析中,高龄组(≥80岁)表现出更明显的关联,其中:

  • 每增加100次LPA步行事件,CVD风险降低39%(HR=0.61; p=0.027)。

  • 每增加10次MVPA步行事件,CVD风险降低13%(HR=0.87; p=0.024)。

而66岁组则未显示显著相关性。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揭示出非线性关联,低活动量段获益更明显。

研究价值与意义

本研究为老年人群运动模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首先,研究强调了除了传统累计时长指标外,运动的“频率”尤其是每日行走事件次数,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高龄老年群体中,频繁参与轻度及中高强度活动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这为制定更灵活、适合高龄人群的运动指导方案提供依据。其次,研究揭示了年轻老年人群中未观察到显著相关性的可能原因——该群体整体较高的活动水平或存在“平台效应”,提示未来研究需覆盖更广泛的活动水平和年龄跨度。最后,本研究采集了高精度的加速度计数据,确保了运动测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填补了基于设备测量数据对老年人心血管健康影响研究的空白。

这些结果提示,公共健康建议应除了强调累积运动时间外,更应鼓励老年人每日多次起身行走,打破久坐状态,将传统的“锻炼”概念向“日常生活中多频次活动”转变,尤其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尤为重要。此外,对未来干预设计者来说,如何设计易于坚持的多次短时步行活动方案,有望成为改善心血管预后的关键。

原始出处:

Lager C, Rizzuto D, Ars J, Boström AM, Calderón-Larrañaga A, Welmer AK. Associations Between Device-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and 8-Year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Well-Functioning Older Adults: Variations by Age. Eur J Prev Cardiol. 2025 Jul 12:zwaf409. doi: 10.1093/eurjpc/zwaf40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50331.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zwaf409.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cfe7886802f4,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运动“频率” 的重要性:Eur J Prev Cardiol揭示高龄老人每日多频次步行可预防心血管事件,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1853,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本研究为老年人群体力活动模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913/1726193606512_5651580.jp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心<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1%80%E7%AE%A1">血管</a>疾病仍是老年人群中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中等至高强度运动(MVPA)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心<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bb6f89e145a">血管疾病</a>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累计进行150至300分钟MVPA。然而,当前研究对不同运动&ldquo;模式&rdquo;及&ldquo;频率&rdquo;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理解仍然有限,尤其是在区分轻度(LPA)与中高强度活动的日常碎片化步行行为方面尤为缺乏。此外,老年群体在生理功能和活动习惯上存在显著异质性,尤其是&ldquo;年轻老年&rdquo;和&ldquo;高龄老年&rdquo;在<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992151919e2">心血管风险</a>和运动收益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进一步揭示老年人不同运动模式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p> <p>近期,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健康功能良好的老年人中,不同强度和模式的运动如何影响未来八年<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5%BF%83%E8%A1%80%E7%AE%A1%E4%BA%8B%E4%BB%B6">心血管事件</a>的发生风险。该研究利用瑞典SNAC-K队列中423名未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数据,结合连续7天的加速度计监测,量化了参与者的步数、坐立转换次数、不同强度的活动时间和步行事件次数。通过国家病历和死亡登记系统追踪八年心血管事件(包括致死和非致死)的发生情况。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运动指标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重点分析了66岁与80岁以上两年龄组间的异同。</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15/1752546116040_92910.png" /></p> <p>研究来自瑞典国家老龄与护理研究Kungsholmen(SNAC-K)队列第6波(2016-2019年),共纳入423名66岁及80岁及以上、未患CVD、运动功能良好的社区老年人。参与者佩戴大腿部activPAL3TM加速度计7天,监测步数、活动强度、坐立转换及连续步行事件数。通过国家患者登记和死亡登记系统,追踪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风湿热、<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ae7b100829f2">风湿性心脏病</a>、<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9%AB%98%E8%A1%80%E5%8E%8B">高血压</a>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肺心病、<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c9ae85106df">脑血管疾病</a>等)。采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教育、饮酒、吸烟、同住状况、身体机能、慢性病数和体质指数(BMI),分析不同运动指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并评估不同年龄组间的交互作用。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进一步探讨剂量-反应关系。</p> <p><strong>关键研究结果</strong></p> <p>研究随访平均5.6年,期间125名(30%)参与者发生至少一次心血管事件。总体样本中,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p> <p><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15/1752546340285_92910.png" /></p> <p>在年龄分层分析中,高龄组(&ge;80岁)表现出更明显的关联,其中:</p> <ul> <li> <p>每增加100次LPA步行事件,CVD风险降低39%(HR=0.61; p=0.027)。</p> </li> <li> <p>每增加10次MVPA步行事件,CVD风险降低13%(HR=0.87; p=0.024)。</p> </li> </ul> <p>而66岁组则未显示显著相关性。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揭示出非线性关联,低活动量段获益更明显。</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15/1752546340304_92910.png" /></p> <p><strong>研究价值与意义</strong></p> <p>本研究为老年人群运动模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首先,研究强调了除了传统累计时长指标外,运动的&ldquo;频率&rdquo;尤其是每日行走事件次数,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高龄老年群体中,频繁参与轻度及中高强度活动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这为制定更灵活、适合高龄人群的运动指导方案提供依据。其次,研究揭示了年轻老年人群中未观察到显著相关性的可能原因&mdash;&mdash;该群体整体较高的活动水平或存在&ldquo;平台效应&rdquo;,提示未来研究需覆盖更广泛的活动水平和年龄跨度。最后,本研究采集了高精度的加速度计数据,确保了运动测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填补了基于设备测量数据对老年人心血管健康影响研究的空白。</p> <p>这些结果提示,公共健康建议应除了强调累积运动时间外,更应鼓励老年人每日多次起身行走,打破久坐状态,将传统的&ldquo;锻炼&rdquo;概念向&ldquo;日常生活中多频次活动&rdquo;转变,尤其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尤为重要。此外,对未来干预设计者来说,如何设计易于坚持的多次短时步行活动方案,有望成为改善心血管预后的关键。</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Lager C, Rizzuto D, Ars J, Bostr&ouml;m AM, Calder&oacute;n-Larra&ntilde;aga A, Welmer AK. Associations Between Device-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and 8-Year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Well-Functioning Older Adults: Variations by Age. Eur J Prev Cardiol. 2025 Jul 12:zwaf409. doi: 10.1093/eurjpc/zwaf40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50331.</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66, tagName=心血管), TagDto(tagId=1558, tagName=运动)],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303, appHits=1, showAppHits=0, pcHits=31, showPcHits=302,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Jul 15 10:18:2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7-15,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29998, editor=心血管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b9f692910, createdName=rayms, createdTime=Tue Jul 15 10:29:15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Tue Jul 15 10:49:12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zwaf409.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847586, encryptionId=e2ba84e58622, articleId=cfe7886802f4,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增加每日轻度步行活动次数对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效果如何?, answer=研究显示,高龄组(≥80岁)每增加100次轻度活动(LPA)步行事件,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39%(HR=0.61; p=0.027)。这表明对高龄老人而言,频繁的轻度步行具有显著心血管保护作用。,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2546599912, updatedAt=1752546599912}, {id=847592, encryptionId=8f1b84e5927d, articleId=cfe7886802f4,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为何高龄老人对运动干预的反应比年轻老人更显著?, answer=可能机制包括:高龄组基线活动水平较低使得干预效果更易显现;年龄相关的血管弹性下降使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敏感;肌肉-心脏轴对轻度刺激的反应性随年龄变化等。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2546599912, updatedAt=1752546599912}])
zwaf409.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408, encodeId=8ae022e3408a2,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728, encryptionId=974e51e2810, topicName=心血管), TopicDto(id=94137, encryptionId=babc9413eb6, topicName=运动)],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15 10:29:30 CST 2025, time=2025-07-15, status=0,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15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成人苯丙酮尿症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

现有证据表明,PKU成人患者可能存在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那些未及时诊断或未严格遵守低Phe饮食的患者。

BMJ:划时代的基层“数字医疗”实践!村医主导的移动健康干预显著降低中国农村心血管风险

SMARTER研究不仅展示了基层医生在数字健康时代的巨大潜力,也为优化农村心血管疾病预防架构提供了范式。

ACC 2025:结直肠癌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飙升,这些人群更危险

本研究的结论强调了在结直肠癌治疗过程中,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确诊后的前两年内、50岁以下、黑人和男性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OCC 2025|基层教育论坛:多学科协同与跨界探索,共促心血管诊疗提升

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上海市近三十家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5)将于2025年5月29日-6月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Esc Heart Fail.:中国学者证实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不同疾病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本研究揭示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不同疾病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这些发现表明了需要根据具体疾病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以优化患者预后。